無城鎮同心社區:多舉措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省、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更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構建完善基層政務服務體系,搭建面向群眾、方便基層,創造方便快捷、規范透明、高效廉潔的政務服務環境。同心社區結合本社區實際情況,以黨建與業務融合為原則,以便民便利為基本要求,切實做到“讓市場主體和群眾辦事少跑、少填、少報、快辦”的工作實效。通過多項措施來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
明確專人管理。選出1名有責任心,熟悉相關政策法規,熟悉本地情況的人員作為“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總管理員,負責社區內所有“互聯網+政務服務”網上辦事追蹤、查看、人員變動信息更改、辦結結果等事務,統籌監管“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工作。同時,社區各部辦選出3名“四項工作”管理員,做到分級管理,專人專責。
組織人員培訓。為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管理員業務水平,讓社區工作人員能有效地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面更好地服務群眾,同心社區多次組織所有“互聯網+政務服務”系統管理員對系統的操作、授權等業務進行專業培訓。其中到市政務服務部門培訓2次,同心社區組織培訓2次。后由受培訓的系統管理員對各村(居)的事項錄入流程作實施操作及督導檢查,并對各村(居)涉及網上辦事人員對其所涉及的業務基本信息有不清楚的地方進行詳細講解。涉及辦事人員務必做到全面熟悉網上服務系統的基本流程、辦理依據、申請材料、特殊環節等業務。
主動宣傳服務。社區落實工作人員責任,細化宣傳任務清單,通過發動窗口工作人員向來辦事群眾宣傳,社區工作人員、網格員、樓棟長上門入戶宣傳,通過設立咨詢臺、宣傳展板、發放宣傳彩頁、電子屏標語來開展宣傳活動,為群眾講解安徽政務服務網、“皖事通”APP內便民應用的新板塊、新變化、新政策,為群眾答疑解惑,積極提升群眾對便民應用的知曉度和互動。
推動網上辦事功能服務。通過不斷完善政務服務網上注冊、登錄、查詢、申報等功能服務,提高各項服務事項辦理、受理、審核效率,通過網絡共享復用的材料不再要求居民群眾重復提交,方便申請人遠程辦事,實現便民服務辦事“最多跑一次”。
強化調查研究。社區每月對窗口服務工作人員進行平臺業務交流,窗口人員對來往群眾做好事項服務后,向居民提出針對服務工作的新需求,以及有哪些事項需要簡化相應的程序建議,針對網上辦事群眾和咨詢群眾做到滿意度調查和回訪,摸清社區“互聯網+政務服務”還有哪些工作沒有落實好,做到對相關問題進行有效提升。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