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同創文明城鎮 共享文明成果
為進一步改善城鎮面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無城鎮加強轄區綜合環境整治,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打通宣傳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推動基層文明建設。
圖為王福社區志愿者街頭宣傳垃圾分類
通過宣傳促動員,激發全民環保意識。垃圾隨手分,環境更美好。志愿者街頭宣傳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志愿者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手冊和調查問卷,面對面向社區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同時,認真傾聽居民群眾的意見和心聲,對社區居民不了解、不滿意的事項進行耐心地解釋,提高居民的支持率、滿意度,做到垃圾分類知識人人知曉,人人參與,進一步傳遞文明熱度。
圖為龍云社區志愿者對轄區雜物進行清理
通過整治促美化,優化居民生活環境。志愿者們分工協作,密切配合,緊盯整治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和重點難點,堅持目標導向,強化服務成效,針對樓前屋后雜物、樓道兩側垃圾、墻面小廣告等進行了清除,確保不漏死角,不留盲區,全力以赴為小區“一鍵美顏”。環境清理過程中引導群眾自覺摒棄陳規陋習,自覺養成健康文明良好習慣。
圖為泰山社區志愿者將停放不當的共享單車歸位
通過行動促規范,文明意識入民心。志愿者們對道路旁的共享單車進行了統一規范整理,將倒在路邊的共享單車集中搬至規定的區域內停放,并對車內的殘留垃圾進行清理。志愿者對來往的居民講解共享單車不規范擺放的危害,亂停亂放共享單車不僅破壞環境,影響交通,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志愿者同時呼吁過往群眾,自覺維護、愛護身邊的共享單車,樹立起規范用車、規范停車的意識。做文明的騎行者、停放者、宣傳者。
在活動過程中忙碌的“志愿紅”化身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用行動助力文明創建,帶動了更多的居民積極參與進來,促進了無城的環境“靚”起來、生態“美”起來、風氣“新”起來。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