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三個聚焦”按下村集體經濟發展“快進鍵”
陡溝鎮漁光互補光伏項目現場
近年來,陡溝鎮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突出本地特色,注重因地制宜,探索“黨建+資源+產業”新模式,按下發展“快進鍵”。
聚焦黨建引領,激發村集體經濟活力。秉持“一村一品”特色,積極打造裕興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利用“江十月”“孺東”等稻蝦米品牌市場影響力,同優質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參加蕪湖市供銷社“合伙人計劃”,利用市級平臺進行展銷、零售和供貨。深化雙聯雙應,持續開展納涼行動。創新開設納涼“小課堂”,分片推送特色龍蝦養殖、稻蝦混養技術、農產品深加工等實用農業課程,定期邀請科技特派員入駐指導,為種植養殖大戶們提供可借鑒、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成熟經驗。先鋒領航,積分落戶。由村黨總支牽頭建立信用積分超市,對黨員信用戶實施“積分考核”,日常兌換、季度考核,年度評優,按照信用等級疊加享受優惠政策,扎實推進信用村金融服務效能。
聚焦資源整合,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途徑。盤活閑置資產,全面梳理村集體資產,建立村級資產臺賬,摸清家底,對閑置的辦公場所、低效使用的農房、大棚等,進行統一包裝、統一改造,通過租賃經營、股份合作等方式盤活,讓閑置資產資源有效發揮作用、實現最大效益,2023年,預計全鎮通過盤活閑置資產收益30余萬元。做活土地文章,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流轉,以點帶面,分區包干,將農戶的土地流轉至村集體,集中開展合同備案、委托流轉、用途監督等系列管理服務,僅此一項,截至6月份,已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達439.29萬元。發展水面資源,積極盤活現有“沉睡”水面資源,大力發展“漁光互補”光伏發電產業,持續做好集體水面發包,深化特種漁業精養,2023年,預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468萬元。
聚焦產業特色,鋪就集體經濟發展“快車道”。發揮水產品優勢,新增300畝以上稻蝦種養基地15個,面積超10萬畝,新建倉儲冷庫1500立方,發放特色產業獎補資金231.4萬元。實施“良種保護”工程,有序推進“蕪湖市中華草龜水產種質資源良種場項目”。完成池塘標準化改造1000余畝,為特色養殖提供優質水源。融合農文旅發展,制定《陡溝鎮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總體規劃方案》,建立鎮級宜居村莊和美麗鄉村申報庫,22個中心村、143個宜居村莊入庫。以陡溝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級美麗鄉村為載體,以水系大環境為依托,以“原鄉、原田、原生態”為理念引入農文旅建設,高標準規劃建設忠臺印象4300萬農旅項目。強化數字賦能,著力打造數字產業經濟,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和新型農業融合發展,構建線上線下“一張網”雙向銷售網絡,推動“直播+產業”快速發展,依托福傳農味“電商+志愿服務”電商平臺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截至2023年6月,通過“福傳農味”銷售的農產品已超280萬元。(施彬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