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e站到家”讓文明“一路生花”
“李奶奶,在家嗎?您兒子從北京寄回來的包裹,我一會兒給您送過來啊……”炎炎夏日,無為市蜀山鎮有一群特殊的“快遞小哥”穿上了紅馬甲,穿梭在鄉間小路上,田野綠點綴上馬甲紅,儼然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隨著電商和物流業的發展,寄取快遞已成為群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到了偏遠鄉鎮,快件包裹只能統一送到集鎮上的代理點,年紀大的、不會騎車的、行動不方便的群眾可就犯了難。
群眾需求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到哪里。為解決特殊人群的實際困難,蜀山鎮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工作要求,以百勝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張明好人工作室實踐基地為陣地,以包片干部、網格員為志愿者的“e站到家”志愿服務項目就這樣“上線”了。
圖為百勝社區萬家燈火便民點
“驛”站到家,讓快遞無憂。萬家燈火便民點是依托張明好人工作室開展便民志愿服務的陣地之一,“e站到家”志愿服務項目是便民點進駐的第一個項目,項目甄別年老多病、五保戶、殘疾戶、留守兒童戶等特殊人群80余戶,組建萬家燈火便民志愿服務隊,根據服務對象劃分片區確定服務隊員,通過志愿者上門幫忙一站式送取快遞,徹底解決特殊人群的這一實際困難。
“我們平時經常要入戶宣傳政策,正好把他們的包裹順便帶上,也不費事,現在好多群眾看我們這么做,他們也自發當上了志愿者,自己去拿快遞的時候也會幫村里或者沿途的老年人順手帶上。”“e站到家”志愿服務項目負責人說道。目前項目已有志愿者52名,累計開展服務200余人次。
圖為志愿者為村民送快遞到家
“易”站到家,讓生活無慮。目前萬家燈火便民點陸續引入了便民維修、安心水電、上門開鎖等跟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隨著萬家燈火便民志愿服務團隊的日益壯大,能夠提供的服務內容也逐漸豐富,在平時的服務中志愿者發現農村地區一些群眾在生活中會遇到一些“難題”,比如家里水龍頭壞了不會維修只能關掉閥門用不了水、家里燈泡壞了找不到地方換新的只能“摸黑”等等。群眾愁的就是志愿服務要做的,志愿服務隊把電工、瓦工、修理工這些農村缺乏的“技術人群”找到一起,群眾遇到這些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志愿者,再也不用花冤枉錢、跑冤枉路,便民服務將“難題”變“易事”,真正幫群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一”站到家,讓文明生花。“以前我總覺得志愿者這個詞離我的生活很遠,后來才知道我順路給人家帶個包裹、晚上下班后去別人家修個水龍頭這些小事都是志愿服務,原來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也能當好志愿者。”百勝社區居民 說道。
“e站到家”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充分發揮全國見義勇為英雄、蕪湖市道德模范、蕪湖好人張明等一批群眾身邊優秀的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以志愿服務的形式為普通人做好事、做善事搭建了一個良好平臺,群眾不再是被動接受服務,而是主動去提供服務,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志愿服務力量不斷增強,大家既是文明實踐的參與者,也是文明種子的播種者,社會上下致力于讓志愿服務延伸至每家每戶,綻放出絢麗多姿、光彩耀人的文明之花。(通訊員:趙曉雨魏文靜)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