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水清岸綠 長江沿線展開美麗生態新畫卷
盛夏時節,無為市泥汊鎮的長江沿岸,一片蔥蘢,林業工人正在進行林木管護工作。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理念下,重歸江岸的“綠”,讓中華民族古老母親河煥發著新的生機和活力。隨著長江無為段生態體系質量和穩定性逐步提升,當地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明顯增強。
“我這一塊總共兩千八百畝,過去種的楊樹,現在有些品種更新,種了很多當地的柳樹,一個是耐風,第二個是耐水,不容易淹死。”無為市銀森林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駱良艮說。
“現在大堤兩邊栽滿了很多樹木,環境特別地好。尤其是到了晚上,吃過晚飯之后,到大堤上來散步,晚風吹拂著讓人感覺特別舒服,心曠神怡,跟以前比變化非常大。”無為市泥汊鎮保安村村民韋曉慧說。
如今,走進無為市長江岸線,讓人下筆時最先想到的一個字就是“綠”;而最先想到的詞,則是“復綠”。從2018年開始,無為市深入實施“漁民上岸”“退漁還濕”“生態復綠”三大工程,全力構建長江防護林體系,推進長江生態廊道建設。僅2022年一年,無為市就完成人工造林7000多畝,封山育林3100畝。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積極地推動長江生態廊道建設。目前我們無為市長江岸線一公里范圍內已經做到了宜林則林應綠盡綠。下一步我們將搶抓無為市實施國家儲備林項目的機遇,積極加大對林業的投入,持續改善我們長江岸線的生態環境。”無為市林業局副局長周華表示。(通訊員 何義安)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