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濱湖社區:黨建引領 紅色物業 共建“美好家園”
為鞏固黨在城市執政基礎、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不斷提高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無為市無城鎮濱湖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 共建融合”為統攬,積極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多方聯動的“紅色物業”體系,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物業服務質效提升的新方法、新路徑。以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為著力點,有效破解物業管理難題,推動居民群眾品質生活,著力實現“貼心為民、幸福耕讀”。
黨建引領 讓服務更有溫度聚焦把群眾的美好生活向往實現在“家門口”,充分發揮黨組織橋梁紐帶作用,整合小區物業、駐區企業、行業協會等駐區單位,建立健全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聯合黨總支—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親情樓棟長)一貫到底的組織體系,構建起共建共駐共享的小區黨建新格局。選派17名紅色物業指導員,建設大力推行社區、物業、業委會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組織共建,堅持服務共做,共享治理成果。
聚焦重點任務,試點先行抓落實聚焦住宅小區突出問題與居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構建“一核多元”管理機制,即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建立健全居委會、網格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等“1+5”協同聯動機制。依托“主題黨日+小區議事會”等共建議事會,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定期協商議事,回應居民訴求,解決小區噪音擾民、車輛亂停、下水道堵塞、充電樁安裝等民生問題300余件,真正將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化解在家門口。堅持邊學習、邊試點、邊總結、邊提升,研究制定了《成立業主大會和選舉業主委員會實施方案》,明確業主委員會資格條件、業主身份主體、結構比例。組建一個專班抓跟進、規范一套流程抓操作,率先推進1個示范點的工作。目前1個示范點業委會已組建。截至目前,濱湖社區共完成業委會組建9個。
機制創新增活力,密織治理體系“一張網”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始終,制定“紅色物業”工作標準十五條,明確紅色物業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進一步釋放“紅色物業”內生動力,實現物業服務質量和社區治理水平雙提升。建立矛盾調解化解、社區事務民主決策、議事協商等機制,通過社區黨組織召開居民懇談會、月問題協調會、季工作點評會“三會一體”的共治共商機制,有效解決了世紀花園、北圃山莊等部分小區房屋漏水、下水道堵塞、亂貼小廣告等問題80余個,消解了矛盾堵點,解開了物業與小區居民之間的“疙瘩”。
優化“服務+物業”模式,打造和諧鄰里新局面無城鎮濱湖社區對安置點小區始終秉承“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自紅色物業黨支部成立以來,一是聯合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堅持以為業主服務為中心。為了能讓廣大業主的訴求傳得上去、黨和政府的政策落得下來,發揚“一竿子插到底”精神,先后開展了離退休黨員進社區、發動業主參與小區治理等系列活動。二是扎實推進“近鄰黨建”落地生根,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通過創建“近鄰黨建”,有效促進黨員在新形勢下高效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促進黨群關系深度融合,培育鄰里和睦友好、守望相助的良好風尚,推動法治、德治、自治有機結合,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實現共建共治共享“鄰”距離。三是充分整合利用社區現有資源,主動融合基層特色。作為社會治理的最小單元,濱河二期安置點小區紅色物業黨支部以社區活動為切入點,探索“黨建+資源”新模式,充分發揮社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紅色物業“三支隊伍”的力量,通過織密“近鄰互助一張網”,帶領社區居民及社會各界共同發力,全力打造“近鄰勝遠親,鄰里一家親”的和諧家園新局面。(汪勁流)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