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濱湖社區:從微事入手,小區治理有看頭
辦好轄區群眾關心的微事小事,就是社區治理的大事。無城鎮濱湖社區讓居民站“C位”,通過優化社區格局、縮小服務半徑等方式,從一件件“關鍵微事、小事”入手,讓群眾幸福感得到實實在在提升。
居民站“C位”,小區煥新顏。讓居民成小區治理的“主人翁”,成立濱湖議事會,在精細化小區治理過程中,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從難處破題,從“微”字入手,通過“自治”與“共治”融合發力,讓居民成為議事“主講人”,講出麻煩事,傾聽真聲音,切實解決他們訴求。目前以濱湖社區“紅色議事會”為依托的民生會議已開展20多次,解決了世紀花園小區雨污分流、淺水灣公寓違章搭建等30多件居民訴求。 充分發揮著“紅色細胞”在社區治理中的模范作用。
縮小服務半徑,擴大幸福體驗。劃分“大網格”17個,“微網格”28個,專職網格員17人。對整合后的12個小區設立了設置12處“居民意見箱”,線上依靠“問題幫辦‘碼’上解決”平臺,做到服務群眾事事有反饋、件件有落實、條條有回應,同時由社區黨委牽頭,組建起小區紅馬甲服務聯盟(在職黨員、居民志愿者、物業人員),攜手小區黨支部、物業黨支部開展“黨建+”系列活動,慰問困難居民、關愛兩新群體,常態化開展“走親戚”活動。制定每月中旬開設小家電修理、愛心理發、健康義診等各類便民服務,以及文娛體活動。例如由居民自發組織的大型紅鄰公益集市活動,迎中秋、慶國慶大型文藝匯演活動等,充分發揮居民自治活力,提升幸福體驗。
引“紅色物業”,建和美家園。濱湖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構建小區“樹狀”組織體系,以黨支部為核心建立“黨支部-小區—樓—戶”組織架構。通過“樹狀”體系呈波浪式層層推進,積極推行“菜單式、組團式、沉浸式”服務,葉脈化延伸至每戶居民。小區網格員通過走訪群眾、入戶調查,吸納、選強、配優黨員依法依規參選進入業委會,為“紅色物業”奠定堅實基礎。目前已成立業委會9個,正在有序籌立中3個。制定“紅色物業”工作標準十五條,明確紅色物業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措施,釋放“紅色物業”內生動力。建立矛盾調解化解、議事協商等機制,通過社區黨組織召開的居民懇談會、月問題協調會、季度工作點評會,有效解決世紀花園、北圃山莊等部分小區房屋漏水、下水道堵塞等問題40余件,消解矛盾堵點,解開物業與小區居民之間的“疙瘩”。(羅萍 汪國華)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