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泰山社區:黨建引領紅色物業,“三微”模式助力小區治理顯成效
水岸怡和花園小區位于無城金塔東路,小區分A、B兩區共有1017戶住戶,78個單元,門面房91戶。2019年供電公司將水岸怡和花園小區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基礎設施得到了很大提升,改造后的水岸怡和花園小區面貌煥然一新,隨后成立了首屆業主委員會,蕪湖博瑞宏達物業有限公司于2018年進駐。
為滿足社區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向往,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更好地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微網格”力量,小區門口設立先鋒驛站小屋,讓戶外工作人員及小區居民有聊天休息場所,水岸怡和花園小區黨支部還結合民生實事,建立“三微”網格治理工作法。
小小“微網格”公示牌,架起服務連心橋。無形的網格無處不在,有形的服務送入心坎。我們在小區樓棟張貼“微網格”公示牌27張,動員網格員、樓棟長、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把居民能用到的所有的聯系電話公開公示,切實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的問題,確保有需要時能第一時間聯系到相關部門。新裝的公示牌美觀大方且堅固耐用,安裝位置醒目,內容簡單易懂,更體現人文關懷。公示牌雖小,卻在網格員和居民之間架起了一座“連心橋”“服務橋”。
收集群眾“微心愿”,開展真情“微服務”。為了擴大了解社情民意渠道,在水岸紅色涼亭議事廳,我們在涼亭上懸掛了“心愿牌”取代設置意見箱的呆板模式,邀請了小區居民及未成年人志愿者把對小區治理的想法和建議寫在心愿牌上懸掛起來,讓水岸怡和花園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定期查看微心愿,有利于第一時間了解社情民意,細微處給群眾帶來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在點滴細節中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
收集群眾微心愿
組建網格“微信群”,社情民意碼上知。充分利用線下微網格力量和線上“有事碼上辦”“物業蕪憂”“網格居民群”等平臺收集社情民意,將居民反映的問題分為即辦件、待辦件、上報件等類別,能現場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決的,整理形成議事議題,及時告知當事人并上報小區黨支部,組織召開多方協調會,確保群眾急難愁盼在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著力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難事不出社區”。同時利用小區熟人,小區黨支部充分發揮微網格“小、快、靈”的屬性和網格員“人面熟、底數清”的特點,深入走訪群眾,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建立網格聽事機制,開展矛盾糾紛、安全隱患排查等。
水岸怡和花園小區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三方議事
接下來,泰山社區水岸怡和花園小區黨支部將聯合紅色業委會、物業公司進一步深化黨建品牌,在實踐中總結惠民服務經驗,不斷擦亮社區治理底色,延伸服務觸角,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居民群眾的貼心人。(秦瑋瑋、魏巍)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