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創新殯葬文化教育 引領文明新風尚
在殯葬改革的道路上,無城鎮積極探索,通過創新殯葬文化教育實踐載體,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延續其精神脈絡,讓殯葬改革成為鄉村進步新引擎,提升鄉村文明素養,為鄉村發展注入文明力量。
打造多元化宣傳平臺。線下宣傳陣地建設有條不紊,在各村主要路口和文化廣場等關鍵位置設置了19個殯葬文化宣傳欄,覆蓋所有行政村。這些宣傳欄定期更新內容,既有殯葬改革政策解讀,為村民答疑解惑;又有厚養薄葬典型案例,生動展現文明喪葬新風尚;還有生態殯葬知識介紹,成為村民了解殯葬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時,在村民房屋外墻展現與殯葬文化相關的宣傳畫,讓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潛移默化的熏陶。線上宣傳網絡同步推進,充分借助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各類殯葬改革宣傳視頻和圖文信息,拓展了宣傳的深度和廣度。
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殯葬文化知識講座邀請民俗專家和學者,深入剖析其歷史淵源、發展演變和現代意義。今年已舉辦8場,吸引200余村民參與其中,有效引導村民正確認識殯葬文化。同時,結合傳統節日和重要紀念日開展主題實踐活動。清明節的文明祭祀倡議簽名活動,鼓勵村民采用鮮花祭祀、網絡祭祀等綠色環保方式;重陽節的“弘揚孝道,厚養薄葬”主題活動,通過為老人送祝福、講述孝老愛親故事,增強村民孝老意識。
弘揚殯葬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本地傳統殯葬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感恩文化等優秀元素,邀請文化工作者將民間殯葬故事和傳說整理改編成文藝作品。此外,保留和傳承傳統殯葬儀式莊重肅穆的特點,讓村民在簡化流程時仍尊重逝者。
宣傳先進文化理念。一是凝聚孝心教育,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模式,學校開設孝道課程,家庭評選“好家風、好家訓”,社會表彰孝老愛親模范。二是倡導厚養薄葬觀念,通過發放宣傳手冊、開展主題宣講等方式,向村民介紹厚養薄葬的具體做法,如定期為老人體檢等。其中對盡孝且喪事簡辦家庭予以表彰獎勵,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三是引導村民文明祭祀。祭祀節日前,廣播、短信提醒村民文明祭祀,倡導環保祭品,加強祭祀場所管理,促進文明祭祀氛圍形成。
隨著這些舉措的持續發力,無城鎮的殯葬文化建設猶如一顆種子,在全鎮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孝老愛親成為村民心中的價值坐標,厚養薄葬化為行動自覺,正能量在每一個角落涌動。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殯葬文化建設成果,讓這股文明新風如燎原之火,為鄉村振興戰略全面賦能,成為建設美麗家園、富裕鄉村、文明鄉鎮的精神脊梁。(何丹萍)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