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皇武社區:黨建引領強根基 破解物業治理難
近年來,無城鎮皇武社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路徑,持續在建陣地、搭平臺、強服務上下功夫,全力構建有溫度、有活力的居民一家親社區。
織密組織體系,構建基層治理“紅色網格”。皇武社區新百小區建于2007年,是無城鎮轄區內最早一批有電梯的商品房,該小區業委會于2024年6月份完成換屆,成員5人,由退休教師、退休職工和在職黨員組成,黨員占比80%,業委會主動向前一步,積極搭建聯動橋梁,與黨組織、物業企業緊密串聯,凝聚治理合力,打造深度融合的黨建共同體與發展共同體,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建平臺共協商,解決基層治理“民生難點”。依托無城鎮皇武社區“紅鄰議事”品牌——“鼓樓有曰”議事會,以及“5·4·3”工作法,將“三方議事”“業主請上座”“矛盾調解”等議事活動進行整合,將黨員大會、居民議事會等會議同開,建立以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為主體,共建單位、黨員、居民同參與的“多方議事”機制。
日常議事會主要圍繞小區治理的核心難點展開討論,重點聚焦四大類民生問題:公共電梯安全運行、環境衛生精細化整治、應急通道常態化管理及非機動車“乘梯上樓”隱患治理等。會上,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三方立足小區治理實際,通過“一事一議” 協商機制,深入剖析問題根源,逐項制定解決方案:針對設施維護、環境衛生、安全管理等問題,明確電梯維保責任分工,建立衛生巡查動態臺賬,科學劃定應急通道標識標線。此外,三方還聯合組建勸導隊,通過逐戶走訪宣傳,耐心講解安全知識,積極引導黨員和群眾志愿者共同參與小區自治,確保小矛盾、小問題在網格內和小區內部化解。
強化文化浸潤,繪就基層治理“新圖景”。通過月月有活動、一月一主題,給小區居民提供一個豐富自己文化生活的舞臺,讓小區居民在文化活動中獲得幸福感。從傳統節日的文藝匯演到非遺手作體驗課堂,從鄰里讀書會到社區才藝大賽,多樣化的文化活動打破了鋼筋水泥的隔閡,讓“陌鄰”變成“睦鄰”。這些群眾自治組織的文化社群,讓文化浸潤從“輸血”轉變為“造血”,不僅傳承了優秀傳統文化,更在基層治理中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讓文化成為激活社區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內生動力。
通過“社區引領、業委會監督、物業執行”的“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小區治理效能顯著提升,近兩年小區物業費收繳率逐年提升,居民投訴率連續下降,形成良性循環機制。這一基層治理實踐不僅實現了“問題清單”向“滿意答卷”的轉化,更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家門口的幸福升級”,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提供了鮮活范本。(邾曉姝)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