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巷鎮羅山村:文化大禮堂,告別“剩宴”樹新風
“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繼續提升自己,其他的你們不用想,你們只管奮力奔跑。”2020年7月,一場特別的捐資助學活動在洪巷鎮羅山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全村的鄉賢、成功人士齊聚一堂,為本村的九名大學生提供學費資助,讓他們能夠圓大學夢,展新風采。整個活動只是舉辦了簡單儀式就結束了。
你們那是否也有這樣的地方,它古色古香,卻鮮少有人踏足,他它文化濃郁,卻只能孤獨佇立。洪巷鎮羅山村的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就是這樣的地方。之前他只是一座閑置的老房子。為了做好閑置資源再利用,2019年底,羅山村就開動腦筋著手改造,著力將其建設成農村文化宣傳陣地,培育成為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現代場所,促進傳統文化與移風易俗、現代文明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以前啊,我們村一有什么喜事就往飯店里跑,什么貴點什么,什么稀奇點什么,其實啊,點的都是面子,點的都是攀比,自從村里建了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大家都在這里宴請,我們的負擔可真是輕多了。”村民們提到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帶來的變化,止不住的夸贊。一直以來,羅山村的村委會都在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一菜多用,宴后打包漸漸地成為主流。
對于反對“大操大辦”工作中最難的莫過于宴席的規模,大家都好面子,講排場,一些家境不好的村民甚至跟風借錢辦宴席,而造成的結果就是資源的浪費和自身生活負擔的加重,于是村兩委出面建議每場宴席的桌數控制在5桌以內,“由奢入儉”慢慢地變得簡單起來。
羅山村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按照“七個一”“六有”標準,通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中心,深入挖掘本村先進文化,融合現代文明,促進閑置資源功能轉化,將其打造成為傳播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反對大操大辦、引導婚喪嫁娶的基地,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達到豐富農民文化生活、促進農村鄉風文明的目的。
如今的羅山村民,攀比心淡了,人情味重了。
隨著越來越多村民來到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吃一頓“簡約而不簡單”的宴席,已經成為羅山村民公認的餐桌“新時尚”。(通訊員奚明珠)
來源: 蕪湖文明網
編輯: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