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巷鎮】“四輪驅動”壯大村集體經濟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加快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可以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是提升黨組織凝聚力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有力支撐。近年來,無為市洪巷鎮黨委把“強集體”與“富群眾”有機結合,依托資源特點,因村施策、多點發力,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轉變。2020年,羅山村、雙豐村在50萬元以上,其余11個村都在10萬元以上。
黨建驅動
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種養模式,已成立專業合作社42個,家庭農場131個。村“兩委”成員領辦的有6個,村書記領辦的有2個,黨員參與30余名,大力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能力,使村黨支部成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總引擎”,使黨員和“兩委”干部成為帶頭人,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
資源驅動
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采取拍賣、出租等形式盤活閑置資產,將原檀苗小學校舍出租給誠亮制衣廠等。立足挖掘土地潛能,通過村集體租賃承包形式推進土地規模經營,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全鎮已完成土地復墾300余畝,增減掛及工礦廢棄地整理26畝。采取招租等形式對集體山場、林場和流轉的耕地對外發包,即增加了集體收入,促進了企業生產,又帶動了群眾就業。
引企驅動
堅持規劃先引,在反復討論醞釀的基礎上,科學制定了13個村(社)集體經濟發展項目庫。以文旅企業為重點招商目標,堅持擇商選資、招大引強原則,積極引進戴安瀾愛國主義旅游項目、羅山菊花茶產業基地、聯合萬畝蓮藕基地、姥山山核桃基地等項目落地見效。依托地勢和產業優勢,通過主體引領、項目引進、產業引導,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政策驅動
認真組織實施產業獎補政策,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發展特色產業,大力推進“一村一品”工程。目前,全鎮蓮藕種植12000多畝,稻漁及藕漁綜合種養6000多畝,荸薺種植3500多畝,螃蟹等特色水產養殖5500多畝,形成了“一主三輔”產業格局。培育了青崗村香勤稻漁綜合種養1個省級示范點,雙豐北廣圩稻漁綜合種養等4個縣級示范點。通過發展產業,構建產銷結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洪巷鎮黨委著力攻克各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的難關,奮力實現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
來源: 蕪湖文明網
編輯: 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