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走好振興路 繪就新藍圖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今年以來,洪巷鎮高度聚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落地見效,強化統籌謀劃,凝聚強大合力,在全鎮上下形成個個身上有任務、人人肩上有壓力,廣大干群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工作格局,著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聚力產業,發展現代農業。著力優化種植業結構,引導農業生產向科技、集約、高效發展,逐步實現產業結構從以生產為主,向生產、加工、流通、服務轉變。發展合作社42個,培育省、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各1家,家庭農場131個。新建成年加工7000噸徽金生態精米加工廠,打造香勤稻漁綜合種養省級示范點。全鎮目前種植蓮藕12000余畝、荸薺3500余畝、山核桃2000余畝,稻漁及藕漁綜合種養1000余畝,螃蟹等特色水產養殖5500多畝,大白鵝年飼養量達10萬只。全面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加大實用農機具和農機技術推廣。推進秸稈還田綜合利用技術,采取工廠化育秧、機插秧,應用生物有機肥、生物農藥、無人機防等現代農業集成技術。
聚力防貧,建立預警機制。該鎮對已脫貧家庭年人均純收入低于8000元以下、對因學、因災、因病、突發事故等家庭,采取簡易程序及時預警并予以扶助救助,并納入監測平臺。根據監測對象的實際情況,啟動實施醫療救助、教育救助、救災救災、臨時救災、低保特困救助、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政策救助,防貧保險救助,公益防貧基金救助等。同時,計劃通過增加產業收入、開發公益性崗位、落實轉移性收入、落實贍養義務等方式增加監測對象收入來源。
聚力整治,推進環境治理。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不斷縱深推進污水處理、垃圾治理、廁所整治“三大革命”。建成了總造價3000余萬元的污水處理一體化工程,練溪風和村等7個美麗鄉村都完成污水一體化地面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廣泛調動農民參與“廁所革命”的積極性,以自然村為單位整村推進,嚴把改廁質量關,確保建一戶、成一戶、驗收一戶、使用一戶,創造了改廁的“洪巷模式”。在全市率先完成垃圾場硬化、垃圾桶停放點規范化、垃圾中轉站標準化建設,垃圾治理一體化在全鎮順利有序穩步實施。嚴格落實全域化保潔,配備專職保潔員,實行網格化管理,對生活垃圾做到及時轉運、日產日清,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全覆蓋。(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