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泉塘鎮:做強河蟹產業 推進鄉村振興
5月的清晨,一縷陽光照耀在占地1000余畝的蕪湖市泉塘鎮現代漁業示范區,波光粼粼的漁業示范區蟹塘涌動著勃勃生機。
上善泉塘因水而興
“去年我們螃蟹養殖實現了重大突破,部分蟹塘畝產達到380斤。可喜的是,最大單只河蟹達8兩,價格達到200元/斤。”該鎮優良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許有為驕傲地說道。據悉,該鎮以現代漁業示范區為核心,全鎮形成占地5萬畝的河蟹養殖產業,其中“蟹鱖、蟹蝦”混養面積達3.5萬畝,年產值達4億元。2020年,該鎮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鄉村振興宏偉藍圖正在這片濱江大地徐徐展開。
河蟹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該鎮龐大的水系,西河、永安河直通長江,境內溝渠交錯、水網密布,為河蟹生長提供了優良的生存環境,所產河蟹產量高、個體大、肉質緊,河蟹品質明顯高于其他地方。良好的自然環境,為全鎮發展特色河蟹產業,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大支撐。
完善設施培育主體
問蟹哪得鮮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不是有水的地方都能壯大農業生產,而在于發展特色產業上的決心和投入。“搞鄉村振興,要算長遠賬,不能算小賬。我們每年在電費上就要花50多萬元,鎮域內18個電站及時抽排水。既防止河蟹產業受災,又讓水質適合養殖。未來我鎮還計劃引進冷鏈運輸企業,助力河蟹產業發展。”泉塘鎮黨委書記朱煌兵說道。該鎮在對農業投入上不計成本,投入2000余萬用于道路、溝渠疏浚等基礎設施改造,還為安裝使用納米微孔增氧設備的蟹農提供資金補貼。
延鏈強鏈壯大品牌
“政府鼓勵我們自己培育蟹苗,今年可提供蟹苗達到300萬只,基本都是供應本地養殖戶。”全民水產養殖協會的負責人劉天武說道,為了做大養蟹規模,這位養殖大戶向蟹苗生產邁進,改變了以往從江浙購買蟹苗的歷史,而且本地產的蟹苗,更能適應本地氣候,存活率高。
作為全國重點創建的100個水產健康示范區、安徽省最大的無公害河蟹生產基地,泉塘過去一直沒能形成叫得響的品牌。通過近幾年品牌建設,由該鎮養殖協會注冊的“濡泉”牌螃蟹已被評為安徽省名牌農產品。
未來的泉塘鎮還將繼續推進河蟹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和品牌化建設,持續完善水利設施,全力推動本鎮河蟹產業延鏈、強鏈、補鏈,使“泉塘產”河蟹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響當當的金色名片。(通訊員 丁琴)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