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激活紅色密碼 賡續精神血脈
“1943年夏季,一次日偽軍突然下鄉“掃蕩”,我和弟弟倉促中沒能跑遠,被鄉親們藏在水稻田里,貓著腰躲藏了大半天,直到鄉親把我們叫上來的。”近日,蚌埠市委原副書記胡德新,在蕪湖市、無為市關工委負責人陪同下,來到洪巷鎮,追尋其父原中共無南五區工委書記、革命烈士胡孟晉同志革命足跡;胡德新等參觀了五區區政府舊址(姥山村魯氏祠堂舊址),魯咀大橋等紅色點,并深情回憶了其幼年時的情景。
洪巷鎮原副鎮長戴茂標講述了2位烈士的事跡,單獨設立的五區工委,行使縣委權力,工委下轄橫山、洪巷、湖隴三個區委,直屬沿江地委領導。胡孟晉烈士于1943年春至1945年10月任五區工委書記,何也烈士任五區工委副書記,他們在這里發動群眾、帶領群眾,建立抗日根據地,與敵偽頑進行英勇斗爭的事跡。何也烈士于1945年5月,在劉家渡進行革命工作時,被叛徒殺害,年僅26歲。姥山村黨總支書記魯東升講述了,圍繞魯咀大橋拆毀、重建,日偽在姥山山頂修建雕堡等,當地群眾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頑強斗爭的歷史;并捐贈了根據新四軍老戰士魯逸華(已過逝)口述,整理的珍貴資料。
紅色資源彰顯著黨的性質和宗旨,見證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凝聚著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蘊。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紅色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是不可再生的“活化石”。
洪巷鎮具有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和悠久綿長的革命文化。為充分挖掘、用好用活這些紅色資源,洪巷鎮開展了聆聽革命故事、誦讀紅色經典、繪制主題墻,舉辦青年夜學堂、黨史演講比賽等一系列特色鮮明、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并將紅色教育與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新時代農民提素教育相結合。同時,進一步建好用活宣傳載體,充分發揮“荷馨洪巷”公眾號、LED屏、戴安瀾故居及紀念館、何也烈士墓、無南五區區委區政府舊址等開展多角度、全方位、多頻次的宣傳教育,激活紅色密碼,在全鎮營造學黨史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堅定廣大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緊緊圍繞當前工作,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務實的工作作風,將學習成效與總結經驗、推動工作有機結合,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最好實效,助推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100華誕。(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