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 聚力謀發展 奮楫促振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洪巷鎮黨委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將鄉村振興作為一項中心工作來抓,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眼長期發展,樹立‘持久戰’的思想和‘大系統’的觀念,全面開啟鄉村振興工作“加速度”,把鄉村振興美好愿景變為現實圖景。
聚力資源整合。采取“線上+線下”的宣傳模式,廣泛開展鄉村振興宣傳教育活動,在全鎮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鄉村振興工作的良好氛圍。通過規劃公示、座談會、入戶走訪等途徑,廣泛動員和引導鎮村黨員干部、鄉賢人才、群眾代表等積極建言獻策,參與支持鄉村振興。
聚力基礎設施。持續加大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技改泵站33座,擴充新挖塘口85口,疏浚主支河道29條約30公里,完成水利扶貧工程,受益280戶1326人;率先完成西河、練塘圩全線堤防加固工程,防洪能力進一步提高。改造配電臺區91座,新建和改造10KV主干及分支線路10條、共計70.51千米。新建農村道路146.8公里,完成集鎮10.3公里道路“白改黑”項目,助力國道347、省道233項目洪巷段順利施工。鎮綜治中心、安瀾廣場、蓮潔廣場、智能化停車場、愛國主義展示館、五人制足球場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聚力產業發展。全鎮已建成糧食高產攻關和提質增效示范片5個,穩定糧食種植面積6.2萬余畝;蓮藕種植面積1.2萬余畝,稻漁及藕漁綜合種養6千余畝,荸薺種植面積3千5百余畝,螃蟹等特色水產養殖5千5百余畝,大白鵝年飼養量達10萬只,薄殼山核桃種植1千8百余畝。不斷發展壯大現代特色農業,通過主體引領、產業項目引導、政策激勵等,引進種植400余畝的經果林。培育種養殖業大戶420余戶,合作社76家,家庭農場153家。著力打造香勤稻漁綜合種養省級示范點,雙豐北廣圩稻漁綜合種養等4個縣級示范點。
聚力生態文明。持續加大文明創建和“三線三邊”整治力度,完成175個自然村整治任務。取締關閉“散亂污”企業8家;對6家生活性燃煤鍋爐、11家工業性燃煤鍋爐已全部整改到位;依法取締非法經營砂石站點和無證碼頭。推深做實“林長制”“河長制”,投資1800余萬的集鎮區污水處理終端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各中心村已基本完成污水一體化地面建設,水環境污染得到全面遏制。持續開展生態修復工程,栽植修補綠化1萬多株,羅山輪窯廠、青崗磚廠、山東灣碼頭等舊址均已完成復墾工作。開展集鎮綠化提升行動,累計造林1818.5畝、森林撫育900畝,新增省級森林村莊 8個,森林覆蓋率由22%上升到 35%,鎮內道路綠化率達96%。持續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力度,已建成5個,另有2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其中王家幢、羅山中心村、風和戴村先后榮獲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重點示范村和傳統古村落稱號。 (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