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城鎮:揮舞紅旗跟黨走 蹚出鄉村致富路
無城鎮堅持以黨建為引領,積極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發揮村黨組織書記“致富帶頭人”作用,發動黨員力量,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改作風、優環境,打造鄉村“紅色沃土”。鄉村振興,作風是基礎。肥沃的土壤是農作物生長旺盛的關鍵,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走深走實、落地見效,必須要從優化鎮、村干事環境做起。無城鎮立行立改、全鎮齊發力,常態化開展“抓干部作風大會”,從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到村(社區)“兩委”干部,以做好服務為“遵旨”,以謀求發展為“導向”,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處處多做一點”使命感,去陋習、改作風、優環境。建立“鎮、村干部包報聯系制度”,針對鄉村引進企業發展問題特事特辦、馬上就辦,改變以往“干部干、村民看”的現象,利用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號召黨員帶頭,強化宣傳氛圍,喚起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和發展熱情,形成“黨組織”對群眾有求必應,群眾跟著“黨組織”一呼百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好局面。
引專家、育人才,培養鄉村“發展種子”。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無城鎮地處城芯,周邊鄉村也多為城市近郊,無城鎮把握位置優勢,多措并舉,打好“人才牌”。一是積極邀請農業專家、“科技特派員”下村進行針對性指導、培訓,引來9名選派干部駐村工作,借助選派干部及原單位平臺資源,共同協作,獲取合作機會,推動鄉村發展更上臺階;二是廣泛動員,通過召開“過年返鄉人才交流會”、加強同在外流動黨員感情聯系,讓流動黨員充當為家鄉代言的“流動宣傳員”,吸引對口專業畢業大學生、城內工作年輕人和投資老板到村干事創業。積極吸收有能力的年輕人進村“兩委”班子,2021年村“兩委”換屆選舉后,無城鎮19個農村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高中(中專)以上學歷占94.63%,黨組織書記大專以上學歷占68.42%,班子平均年齡36.95歲,以高素質人才帶領各村高質量發展;三是澆水育苗,培育好本土人才,通過“萬名書記進黨校”“農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培訓班”“鄉村企業家培訓”等活動,無城鎮開展村干部“鄉村振興”集中培訓300余人次,組織195名鄉村企業家、農業大戶、農民創業者參加技能和經營培訓。
選產業、培品牌,建設鄉村“致富階梯”。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無城鎮黨委統籌19個農村村(社區)特點,因地制宜,根據各村優勢資源,集思廣益,選好產業、引對產業、盤活產業,推動大小項目“落地生根,遍地開花”。依托黃汰村城郊村位置優勢,引進紫約藍莓、新和捷蝴蝶蘭在內的多家現代農業企業,大力發展“農文旅”融合項目,打造“花園果香.皖美黃汰”品牌名片,2022年年初推進黃汰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項目”,一經推出便獲得村民大力支持,首批吸引入社74人(戶),注冊資金達到202萬元;依托七里村富硒土壤地理優勢,通過“校企村”三方合作的模式,引進富硒技術加持,創建自主品牌“七里村”富硒米,2021年畝產增收達到20%;依托倉頭社區咸貨特產優勢,推廣“倉頭咸貨”特色品牌,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增加村集體收入,2021年倉頭社區村集體經濟收益收入超過80萬元。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