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鎮關河村:緊盯“三要求”,推動農村公益性項目承接
為高質量推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工作開展,關河村拓開新路子,探索實踐合作社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進一步壯大集體收入,增加群眾收入,邁向共同富裕。
吃透政策要求。自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文件政策下發以來,關河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結合《煙臺紀事》等三本書籍多次組織學習,努力吃透政策要求,始終把握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社的中心思想,深入思考合作社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該怎么干、如何把握這個度,在深入學習政策的同時不斷向鎮黨委,無為市、蕪湖市鄉村振興局、組織部請教,力爭做到合作社承接工程質量高、成效好,發揮出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凝聚起合作社的發展活力,充分突出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這個政策優勢。
嚴把程序要求。在承接范圍上,根據蕪湖市《關于支持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的實施方案》,主動與蜀山鎮黨委匯報,明確什么樣的工程可以承接,建立蜀山鎮農村公益性項目庫,包含55個農村公益性項目。在報批程序上,關河村根據蜀山鎮建立的農村公益性項目庫,在鎮統籌指導下、結合自身實際,編制項目申報書,經村“兩委”會議討論,上報鎮黨委審核、無為市批準并經鎮村公示。當前關河村已申報5個項目,并獲批準,關河村百壩路兩側綠化工程、新村大塘清淤項目工程項目正在施工,預計收入6萬元。
嚴格施工要求。在工程要求上,請專業機構繪制圖紙、編制工程量清單、項目預算金額,嚴格按圖施工,嚴把質量關,保證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承接農村公益性項目取得良好開端。在工程監督上,合作社監事會全程監督,鎮黨委政府組織財政、農經等部門參與施工、預算監督,同時邀請村民參與監督,確保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讓合作社承接的農村公益性項目經得起認證、細究,推動黨組織領辦合作社高質量開展。(伍勻勻)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