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廟鎮海云村駐村工作隊: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錨定高質量,奮力開新局。紅廟鎮海云村駐村工作隊充分發揮鞏固脫貧成效接續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始終與村“兩委”班子一起沉下心思、俯下身子,用心用情辦好辦實一樁樁為民利民之事。為新一年的駐村幫扶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眼下正是蝴蝶蘭的銷售黃金期。走進海云村40多畝的蝴蝶蘭花卉種植基地,駐村工作隊員正和基地負責人一起研究眼前這片蝴蝶蘭的長勢。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經過一年多時間,基地里精心培育出的70多個品種的蝴蝶蘭為村里帶來“蝴蝶效應”。從當初的嘗試栽植到如今的產業化發展,蝴蝶蘭已成為村民增收的新產業。
海云村蝴蝶蘭種植基地負責人繆金玉:“通過積極拓展省內外市場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加村集體收入。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通過引進新品種等措施,努力使我們的產業發展壯大。”
紅色文化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內生動力。駐村工作隊還充分利用好海云村的紅色資源,以新四軍第七師師部舊址及紀念館為核心,開發利用紅色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努力探索紅色旅游的新路子。
紅廟鎮海云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王旭峰:“工作隊同村‘兩委’齊心協力,積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聚焦本地新四軍第七師師部舊址及紀念館等紅色資源,積極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同時用心用情做好駐村幫扶各項工作,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使駐村更助村,推動鄉村振興。”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海云村駐村工作隊始終與村“兩委”一起,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全面提升黨組織領辦合作社規范化運營質量,走出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共富、推動基層治理,積極探索出鄉村振興、強村富民的“海云路徑”。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