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泉塘鎮臨河村駐村工作隊:真幫實扶促發展 強村富民齊振興
真幫實扶促發展,強村富民齊振興。2021年6月份,蕪湖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第八批駐無為市泉塘鎮臨河村工作隊正式開展駐村工作。入村以來,駐村工作隊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工作安排,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探索致富增收路子,積極推進各項幫扶措施落地見效,用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駐村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堅持黨建引領,凝心聚力匯共識,促駐村幫扶工作有主心骨。駐村工作隊積極推動市公積金中心黨總支與臨河村黨總支圍繞學習教育、組織生活等方面開展結對共建活動,打造由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村“兩委”、黨員、村民的“五位一體”學習體系。2022年8月份,市公積金中心領導班子及各科室先后赴村內14個自然村開展鄉村振興“大走訪、大調研、大提升”活動,采集樣本120戶,圍繞稻蝦混養特色種養業與臨河村產業發展實際撰寫調研報告一份。同時駐村工作隊依托村基礎黨建工作,協助提煉“黨建引領 先鋒臨河”黨建工作品牌,著力培育農村黨員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提升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
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篤行實干勇擔當,促駐村幫扶工作有壓艙石。臨河村共有脫貧戶102戶342人,于2016年從貧困村出列,直至2020年全部脫貧。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網格員、村民打造“四位一體”防返貧監測體系,對已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戶、脫貧監測戶以及一般農戶持續動態監測,幫扶責任人每季度赴村走訪不少于一次,常態化不定期走訪,確保無一例返貧發生。駐村工作隊組織開展各項慰問活動8次,累計捐贈資金30000余元;聯系無為市中醫醫院來村開展3次大型健康義診活動,共計服務群眾600余人次,發放藥品價值達5000余元。
堅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謀發展,促駐村幫扶工作有定盤星。臨河村屬于典型圩區,針對村莊常年易澇易旱的現狀,已累計投入1600萬元開展高標準農田、道路修建、河流清淤、電網改造等工程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既是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也是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市公積金中心投入資金15萬元建成黨建文化廣場一座,成為當地村民茶余飯后的休閑中心;投資近12萬元的塘西自然村小溝渠整治,使困擾周邊群眾多年的疑難雜癥迎刃而解;投資近11萬元的莊東、莊西自然村機耕路建設即將擺脫大型農業機械無法下田的尷尬。
堅持推動產業發展,多措并舉擘藍圖,促駐村幫扶工作有風向標。駐村工作隊積極協助構建村級合作社引導,產業獎補主導,扶貧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帶動精準布點的“三位一體”產業全覆蓋格局,已投入資金163.20萬元,建立產業扶貧基地1個。至2022年底,累計發放產業獎補47.31萬元,村集體收入由2014年的0元增至2022年的61.42萬元,連續8年實現穩定增長。在農業產業創新發展方面,駐村工作隊緊緊圍繞冬閑田做文章,試點訂單農業,打通連結幫扶單位和農戶(種植大戶)的新通道,試點簽訂區域主要以20畝油菜種植為主,推動其他農戶充分利用冬季閑置農田達200余畝。積極推動泉塘鎮第一個300畝以上的稻蝦混養示范基地、智慧“蕪湖大米”示范基地在臨河村落地扎根,460余畝的蓮花蕩集體農場也于近期完成蝦苗的投放工作。
堅持內招外引,走親訪友尋合作,促駐村幫扶工作有助推器。內招幫扶資金。駐村工作隊積極聯系有關職能部門,先后爭取“一事一議”項目資金10.5萬元完成蓮花蕩集體農場路的改善工程;爭取項目資金15萬元完成建國社區-臨河村“白加黑”道路改造工程;爭取4萬元工作經費和2臺臺式電腦改善了辦公環境和條件。外引商務合作。市公積金中心與蕪湖市工商聯、蕪湖廬江商會、信良記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先后來村與鎮黨委、政府聯合開展了5場招商引資活動,尋找合作契機,致力打造無為首家預制菜產業園區、國家級“稻蝦混養”示范基地。蕪湖廬江商會捐贈的十四余盞太陽能路燈也將解決牌東、牌西自然村村民夜晚出行難的問題。
下一步,駐村工作隊將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張鑫)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