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觀故居 走多黨合作之路
初秋時節,草長鶯飛,花紅柳綠。8月19日上午,為切實增強“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的感染力,民革浙江省紹興市委員會一行15人,在民革紹興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范里的率領下,驅車趕到洪巷鎮,開展“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學習教育活動,追憶、緬懷前輩的光榮事跡,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洪巷鎮黨委書記陳赟等進行了陪同。
戴安瀾,1904年出生于洪巷鎮風和村,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1942年率部赴緬甸抗擊日軍,5月在緬北壯烈殉國,1943年4月1日,在廣西全州,舉行了由全國各界代表參加的隆重紀念戴安瀾將軍殉國追悼大會,在全國掀起了各民族、各黨派,軍民同心、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抗日熱潮。1942年10月,被美國總統羅斯福追授懋績勛章,1956年,毛澤東主席親自簽發革命烈士證書,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現存戴安瀾故居152平方米,為兩進三開間、中間有天井的青磚灰瓦清代民居,是戴安瀾將軍誕生地及童年、青少年時代居住地,故居前150余米,有一棵200余年樹齡的楓香樹。2019年10月,戴安瀾故居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所在地風和村,在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范里一行懷著崇敬之心,先后參觀了戴安瀾故居、風和古村落和戴安瀾愛國主義教育展示館,認真觀看“抗日英雄——戴安瀾生平事跡展”,仔細聆聽戴安瀾將軍波瀾壯闊的抗戰生涯,全面了解戴安瀾將軍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挺身而出、頑強抗爭,抵御外侮、保家衛國的光輝歷程,深刻領略戴安瀾將軍以國為重、以民為重,祖國河山、寸土不讓的英雄本色和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的高風亮節。一幅幅圖文、一件件實物、一張張見證歷史的珍貴影像,深深地吸引了前來參觀的民革黨員們,加深了他們對多黨合作歷史與現實意義的認識。
“通過此次參觀,民革黨員們對中國抗戰史有了更深刻地認識、更深入的了解,進一步培育了愛國主義情感,今后將繼續立足本職,積極參政議政,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民革紹興市委會委員、紹興一中高級教師張疊說。(通訊員 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