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福渡鎮:拆除一堵墻 連上干群心
為把黨在農村的陣地建好、管好、用好,更好地發揮村干部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10月以來,福渡鎮以村部改造為突破口,拆除村部外圍墻,著力打造開放式辦公場所,既美化了環境,又方便了前來辦事的群眾,更密切了黨委、政府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拆墻透綠“一小步”,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一大步”。福渡鎮此次開展“拆墻便民”行動,計劃月內拆除轄區十個村(社區)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院墻,由“院內辦公”轉變為“敞開服務”,能動性地將農村書屋、健身室、科普宣傳室等功能室串聯起來,“24小時”溫馨服務讓場所發揮效能、讓村部大門對群眾敞開、讓群眾常來成為基層黨建工作新常態。
拆墻透綠“一小步”,破除干群“心墻”“一大步”。福渡鎮黨群干部始終秉承把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群眾意識深深根植于思想意識中、具體落實到日常行動上,不斷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意識、建設服務型政府,從而更好地回應群眾新期待新要求,切實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提高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盡顯政民“魚水情”。
拆墻透綠“一小步”,激發“主人翁”意識“一大步”。拆除圍墻后,一方面群眾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工作的日常,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容易理解和配合政府,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另一方面干部在群眾眼皮下面辦公,可以充分接受群眾監督,促進村干部職能的轉變,逐步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
“拆墻連心”絕不是簡單地一拆了之,下一步,福渡鎮將繼續擴建黨群服務中心,敞開為群眾辦事的大門,傾聽民意,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同時,因地制宜地把村委會場地充分利用起來,打造村民“愿意進、進得來、真的用”的黨建文化場所。(通訊員:邢雪雯)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