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毛鎮:建設綠色孟集,打造水美鄉村
鶴毛鎮漢橋行政村孟集中心村是2022年度和美鄉村,中心村毗鄰省道S233,村內四面環水,近處綠水悠悠,遠處青山疊疊,自然稟賦得天獨厚。和美鄉村建設中,鶴毛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做活“水文章”打造“水美鄉村”為特色,精心打造富有江南水鄉景致的龍塘核心景觀區,讓自然之水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幸福水”。
圍繞自然之水,打造水鄉特色。高標準推進池塘標準化項目,建設大小龍塘生態化護坡和沿河游步道600多米,對近百畝水面完成清淤清雜,徹底改善龍塘水域環境。緊緊圍繞水資源打造景觀亮點,沿河布置特色景觀燈30多盞,臨水中修建風景觀賞亭3座、棧道300多米,新建、修繕3座
拱橋。三孔石拱橋和九曲棧道將大小龍塘串聯在一起,各類景觀倒影映入水中,與藍天融合,形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圍繞便民宜居,完善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始終把完善中心村基礎設施作為工作重點,新建停車場3處,硬化入戶道路300多米,鋪設瀝青道路約1公里,在全村新安裝路燈60多盞,新建標準化公廁3座,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生活。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新建休閑廣場兩處,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將村民“家門口”打造成風景點,成為廣大村民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對農村生活污水全流程閉環整治,鋪設污水管網1500多米,建成兩座日處理污水18噸的一體化處理終端,村民的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收集和處理,污水外流現象杜絕。
圍繞整潔美觀,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扎實開展“五清一改”,填埋臟亂水塘3處,拆除廢棄房屋3座,拆除違章建筑2處,拆除無功能建筑40余間,動員20余戶群眾圈養家禽,改建無害化衛生廁所80余間,填埋旱廁20余個,中心村改廁率達100%。冒著酷暑高溫,出動人員300多人次,逐路逐戶開展“拉網式”環境整治,共清理農戶房前屋后雜物、垃圾、雜草約150余噸;扎實開展桿線整治,以空中“蜘蛛網”爬墻線作為整治重點,拆除強弱電線400多米,移除廢舊電桿20余根,新栽電桿2根;在保留鄉愁元素基礎上,就地取材,用普普通通的紅磚青瓦砌成菜園的圍欄和富有歷史感的花墻,用農村老物件點綴裝飾,讓庭院、圍墻、道路、邊角變成獨具匠心的鄉村景點。
圍繞幸福提升,共建和諧鄉村。打造宣傳“小平臺”,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大建設”,因地制宜,布置戶外LED播放大屏1處、文化墻3處、文化長廊1處、宣傳展示欄1處,墻繪美化5處,展現鄉風文明、紅色精神主題的美麗圖景躍然墻上,引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團結、遵紀守法的良好鄉風民俗。深入挖掘提煉鄉村文化,新建文化中心1座,重點展示村情民俗,挖掘群眾身邊“看得見、學得到、評得上”的榜樣人物,通過持續講好感人故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引導群眾從身邊小事做起,促進實踐養成,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細處著眼,潤物無聲。
圍繞富民興村,發展特色產業。緊緊抓住稻田資源優勢,以稻蝦綜合種植養殖產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實現“一田兩用、一水雙收、漁糧共贏”,成功打造全鎮稻蝦養殖示范樣板。2023年,陵海農業有限公司在漢橋村流轉土地2000多畝用于稻蝦連作,當年實現戶均增收1400余元,村集體經濟增加收益80多萬元。同時解決了當地農民70余人就業,真正讓土地“流”出規模,產業“轉”出效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傍水而美,依水而興的漢橋孟集中心村,在和美鄉村工作的推動下,好山好水的獨特地域品相更加凸顯,富于江南人文景致的和美鄉村孟集,正在逐步成為村民們幸福生活的家園、休閑旅游的樂園。(鶴毛鎮劉粲)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