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泥汊鎮: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創造高質量發展優勢
日前,《中國經濟時報》刊登了《2023年全國千強鎮研究成果發布》,發布了2023年度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泥汊鎮入選全國前500強,位列382名。
據悉,《2023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由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發布,報告指出,中國中小城市發展指數研究課題組和國信中小城市指數研究院系統構建了建制鎮綜合實力指數評價體系,以期通過發揮指標體系的引導功能,更好引導鎮域走好新時代強鎮富民之路。該報告以全國建制鎮綜合實力指數下設經濟發展、創新活力、發展潛力、生態宜居、生活富裕5個一級指標、25個二級指標等進行評價。評價對象為具備中小城市特征的建制鎮鎮區,2023年全國千強鎮評選側重于綜合實力評價,入選類別既包括工業強鎮,也包括一些特色農業強鎮和受都市圈輻射帶動起來的科技強鎮等等,考慮到數據可獲性,目前尚未分類型進行評價,后續將探索根據規上工業產值規模大小分檔進行評價。最后,在建立上述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數據可獲性,對全國建制鎮綜合實力發展水平進行了測算,得到全國千強鎮榜單。
泥汊鎮地處無為市東南部,區域面積123.5平方千米,人口7.1萬,是“渡江第一船”始發地,曾先后榮獲“安徽省文明村鎮”“安徽省衛生縣城(鄉鎮)”“中國中部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鎮”等榮譽。
近年來,泥汊鎮把握“情、實、效”主基調,聚焦重點工作,強力推進鎮域經濟社會提升,為高質量趕超發展注入強勁動能。2023年1-9月,實現財政收入2.9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2.25億元,同比上漲23.6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32億元,重點服務業營業收入0.46億元;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零售額完成562萬元;成功申報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大項目7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家;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個。
聚焦主導產業,推動集群發展。細化企業核心產品及關鍵技術,圍繞主導產業,瞄準高端“招大引強”,面向未來“招新引優”,強力攻堅“雙招雙引”,優化招商投資體制機制,推動鎮域招商工作呈現新面貌、取得新成效。截至10月底,我鎮主要負責人累計外出招商29天,拜訪考察企業40家,在無接待企業20家。召開雁歸座談會3次,舉辦異地招商推介會1次。
強化以商招商,發揮“磁吸效應”。以商招商,以商聚商,充分發揮企業招商主體作用,深化鄉賢招商、資源招商、龍頭企業招商、平臺招商等招商模式。借助已入駐企業的信息渠道、商務渠道、人脈資源,調動企業參與招商、融入招商、共同招商的主動性、積極性,形成集聚效應和雁陣效應,實現產業優勢向項目集群優勢轉變。今年以來,我鎮已簽約項目8個,總投資53.96億元。其中,安徽勝道農業投資5.5億元年產5萬噸預制菜深加工及倉儲物流項目已投產,二期將繼續建設50000立方標準化冷庫。勝道5.5億元的年產5萬噸預制菜深加工及倉儲物流項目,龐皓1.3億元年產5萬噸高導鋁合金導體項目,鎂固1.3億元的年產600萬平方米鎂竹防火材料項目,楚江20.86億元的精品規格絲及小線升級項目、5億元的年產4萬噸高端細線升級項目,合無4億元的江蘇天合100MW漁光互補項目,中環10.5億元的電纜鐵路機車車輛高壓電纜總成產品項目均已開工。
定準招商基調,優化產業布局。聚焦新材料、高端電線電纜等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全面提升產業集群水平。截至10月底,我鎮上報有效招商線索33條,其中制造業26條、三產服務業6條、一二三產業融合1條,符合產業鏈招商規劃的8條。
優化營商環境,跟蹤破解難題。泥汊鎮現有為企服務包保企業32家,其中市領導包保企業4家,鎮平臺內包保企業28家。由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擔任助企專員及為企業服務包保聯系員,對全鎮“四上”企業、龍頭企業等實行全覆蓋聯系服務。各助企專員充分利用周末、節假日時間,每月至少聯系一次、每兩月至少走訪一次,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溝通交流,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共同商討發展目標,做到“六必問”(即問生產、問效益、問投資、問目標、問困難、問建議)。重點關注企業在政府協調支持方面的需求,積極收集企業的訴求意見,能現場協調解決的現場協調解決;現場無法協調解決的交由鎮經發辦,由鎮經發辦統一匯總轉交市級行業專班或市營商部門辦理。
下一步,泥汊將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鎮村規劃提升、綠美城鄉建設、村容村貌提升、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全域土地整治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重要交通廊道沿線綜合整治、培育打造一批示范典型等重點工作任務上下功夫,深層次把發展潛力和動能全面釋放出來,開啟泥汊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