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秀異彩 幸福西廟灣
一方水田美如畫,一支龍舟系鄉愁。炎炎夏日、鑼鼓震天、鞭炮齊鳴,龍舟出征、游子歸鄉、老少盡出,這就是陡溝鎮雙灣村,一座與水與舟密不可分的美麗村莊。陡溝鎮雙灣村位于陡溝鎮東北部,下九聯圩淀港圩內。東鄰五一村,西連陡溝社區,南與紅星村隔河相望,北接裕興村,2016年原阮灣村,廟灣村合并為雙灣村。域內面積5519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為6420.27畝,水域面積為2700畝。下轄21個自然村,40個村民小組,共有住戶860戶,人口3160人。村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資源豐富,成為典型的魚米之鄉。雙灣村不僅環境優美、生態宜居,而且熱愛龍舟運動、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依托西廟灣和美鄉村建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村民需求為中心、以鄉村振興為方向,全力推進西廟灣中心村建設,以中心村輻射全村,為村民提供物質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務,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充實鄉村文化底蘊、不斷探索發展振興道路,讓雙灣村村容“美”起來、村民“笑”起來、經濟“富”起來。
要想富先修路,夯實基礎向振興。雙灣村西廟灣中心村為2022年度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在政策方案支持、黨政領導規劃和村集體自籌自建的共同努力下,現已基本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村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建設過程中,先后完成道路暢通、溝渠河塘疏浚、雨污分流、衛生改廁、污水管網鋪設、供水保障、生活垃圾治理等12項環境改造工程,并于2023年9月1日進入公共設施長效管護階段。村容村貌有了極大的改善,生態宜居的美麗西廟灣正在建成,村莊的人口吸引力不斷提升。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西廟灣中心村將一步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共同振興,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
龍舟激起千層浪,文化振興在路上。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雙灣村西廟灣中心村四面環水、水系發達、水網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一代代西廟灣人在這里成長。水鄉人出門見水、舉步登舟,人與水與舟結下了不解之緣。一方水域哺育了上千年的龍舟文化,滋養了西廟灣人的龍舟情懷,連接了無盡的鄉愁紐帶。每逢龍舟賽事,無論天南海北,在外的西廟灣人都要返鄉,或是參加龍舟賽、或是捐贈比賽物資、或是為龍舟隊煮上一鍋龍舟飯……熱熱鬧鬧地把一場賽事活動轉變成了家人團聚、鄉里鄉鄰聯系感情的新紐帶。西廟灣以龍舟為靈感,發掘本土龍舟文化,傳播龍舟競渡的團結斗爭精神,營造龍舟勾連起來的鄉愁氛圍。目前,西廟灣著力打造龍舟文化館,館內分為村史陳列區、龍舟文化區、文化活動區,以制龍舟、劃龍舟、賽龍舟串聯起龍舟歷史。龍舟文化的探索,不僅為村民群眾提供了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將為雙灣村的文化產業發展孕育生機。
裕溪河水環村繞,稻蝦混養出新招。近年來,陡溝鎮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發展稻蝦綜合種養產業,轉變以往單一種植業或養殖業為混合種養業,為陡溝鎮農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截至目前,雙灣村全村發展稻蝦綜合種養合作社7家,稻蝦種養家庭農場33家,帶動20多戶貧困戶務工,以西廟灣村為中心輻射帶動800多戶村民實現增產增收,每畝稻蝦混養田實現增收2000多元。近兩年由于龍蝦行情向好帶動田租上漲,吸引外出務工的村民返鄉養蝦的多達150余戶。隨著稻蝦種養產業規模的持續壯大,陡溝鎮因地制宜地研究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道路。以龍舟文化為載體,以龍蝦產業為動能,以紅色記憶為靈魂,帶動村民參與特色農產品開發研究,打造陡溝鎮鄉村文旅品牌,借助大數據宣傳推廣陡溝IP,為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奠定基礎,為建立陡溝鎮農文旅產業鏈創造條件,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開辟新道路。(李偉)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