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年來,無為市洪巷鎮以為民辦實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重著力、用心用情、抓牢抓實防返貧監測、廁所改造、環境整治等與百姓密切相關的重點工作,全面保障民生福祉。
洪巷社區局部圖片
動態監測、精準幫扶,守牢防返貧底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圍繞“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的目標,按照“發現一戶、監測一戶、幫扶一戶、動態清零一戶”的要求,完善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建立農戶自主申報、鎮村干部排查、部門篩查預警三種方式,探索自下而上排查申報、自上而下預警反饋的“雙向道”,建立健全快速發現和響應機制。常態長效摸排返貧致貧風險,動態摸排、及時發現、隨時納入。根據監測對象的返貧致貧風險、發展需求等開展針對性幫扶,全鎮監測戶84戶、251人,均已實現“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分別采取了產業扶持、就業幫扶、教育救助、醫療保障、危房改造等措施,切實做到幫其所需、有力有效,積極化解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分類施工、嚴格驗收,守牢戶廁質量線。小廁所關系大民生。按照“科學規劃、因戶施策、有序推進”的工作思路,著力實現應改盡改。建立了一個改廁教學點,召開了培訓會,通過現場觀摩、技術人員的講解和現場答疑,使參訓人員對改廁工作的標準及要求、改廁原理及方法有了詳細深入了解。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高質量推進,嚴格按照村初驗、鎮復核的方式組織竣工驗收。建立了改廁維修服務站,新建了二個20立方米以上的糞污暫儲點,購置了一輛1.5立方米的吸糞車。13個村(社區)各建立了1個“改廁服務群”,實現群眾反映廁所問題,第一時間知曉,第一時間協調,第一時間整改。2023年共改廁300戶,順利地完成了改廁任務。
深化整治、長效管護,守牢環境宜居線。從規劃、建設、整治、管理著手,制定人居環境“全域整治”實施方案,形成“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片、黨員組長包戶”的三級包保責任制。以提升硬件水平和整治臟、亂、差為突破口,持續加大對廢棄房屋、無功能房屋、違章建筑的拆除復墾力度。按照“點上示范出彩、線上連片成景、面上美麗宜居”的工作思路,先后建成了國家級傳統村落和中心村、省級美好鄉村示范村羅山中心村和王家幢中心村、湖隴社區全域美麗鄉村,以及畈魯、南院、徐姥三個美麗鄉村;先后建成了愛國主義展示館、安瀾廣場、蓮潔廣場、黨建廣場、李辛白紀念館、村史館、5人制足球場等特色景點。持續鞏固“安徽省文明鎮”“安徽省森林鎮”“安徽省衛生鎮”創建成果,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通訊員 徐小松)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