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蜀山鎮: 用實“三早”工作法 織密生態保護網
近年來,加拿大“一枝黃花”陸續出現在田間地頭,這是一種繁殖能力強,能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破壞生物系統,同時對農田形成較大傷害的外來物種。蜀山鎮高度重視,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制定了“三個早”防治方案。
早宣傳,普及防治常識。本鎮于年初就開始通過宣傳車、種子宣講會、農業技能培訓會、發放明白紙等形式對“一枝黃花”外形特征、危害情況以及鏟除方法等進行了全面宣傳。截至目前,共發放“一枝黃花”明白紙800余張;宣講會,培訓會參與人次達到400余人,通過提前宣傳,更多的農戶積極參與到了“一枝黃花”鏟除工作中的各個環節,提高了防治效率。
早部署,搶抓鏟除時機。本鎮整合去年工作經驗,第一時間成立了專項小組,先后召開了3次“一枝黃花”工作部署會,形成主要領導一手抓,包村干部全面抓,村兩委班子一線抓的工作格局。于3月初就部署了藥物防除和人工防除兩套防治措施,以“一天都不耽誤”的緊迫感,搶抓“一枝黃花”出現易于識別特征的關鍵時期,及時啟動了“一枝黃花”鏟除工作。
圖為“一枝黃花”藥物防治和人工拔除現場
早行動,確保鏟除效果。本鎮根據自身地理特征,開展了一系列“一枝黃花”鏟除工作:一是藥物噴灑防除。由各村安排工作人員配備專業藥水進行差異性藥物防除。二是開展人工拔除活動。廣播告知聯合拔除時間和回收時間,免費提供作業手套等工具,根據最終拔除的“一枝黃花”根部數量,給予相對應的小獎品,鼓勵當地農戶和志愿者積極參與。截至目前藥物防治面積已達到50余畝,回收根部數量達到1600余株,投入資金0.9萬元。
下一步,工作組將加強“一枝黃花”鏟除情況的監管工作,結合網格化巡查開展動態自查,全面保障“一枝黃花”防治效果,織密生態安全網。(通訊員 王家穎)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