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畫里鄉村 留夢里鄉愁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為進一步了解國家鄉村振興政策下,鄉村發展情況,宣傳國家政策,號召更多青年人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安徽財經大學暑期社會實踐“云邊隊”采取分散調研的方式,開展為期兩天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發展現狀”的調研實踐活動。8月12日至13日,開啟了安徽省無為市姚溝鎮太白村的實地調研。
8月12日,團隊成員只身來到提前聯系好的太白村黨群服務中心,劉書記一散會,就熱情地接待了隊員,并耐心解答了團隊的相關問題。太白村是一個江心洲,處于淡水豚核心保護區內,風景秀麗,可正是這樣一個獨特的地理位置也造成了太白村的交通不便、資源困境等問題。政策支持、黨建引領、農民響應三者共同發力,在困境中奮起拼搏,致力于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劉書記說:“我們也一直在帶領農民找尋共同致富的道路,特色產業瓜蔞、玉米,產旅融合,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從摘掉貧困帽到打造文明村,一處一處的考察,一步一步的進取,鄉村振興我們一直在路上。”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是播種的季節,也是一些作物收獲的季節,農民灑下他們的希望,收獲汗水澆灌結出的果實。夏季,洪水又開始新一輪的肆虐,這對太白村村民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但防汛救災無小事,只有做到萬無一失,才能避免一失萬無,太白村村干部想在前、做在先,早早就做好防汛準備,防汛形勢嚴峻時,也是有條不紊地應對,以最快的速度疏散受災村民至安置點,筑牢大壩這道安全防線,災后復盤總結,為接下來的工作積累經驗。
隨后,隊員進行走訪調查。走訪的多戶老人都表示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集體經濟等一系列的措施也讓他們的腰包鼓起來了。村里新樓蓋,馬路修,路燈照亮江邊景,可是,年輕人越來越少。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太白村村委選拔優秀的年輕同志,領導班子老中青相結合,為鄉村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太白籍企業家等回鄉投資創業,帶動一批就業。相信讓年輕人在鄉村更有盼頭、找到舞臺,廣袤田野一定會更有希望、更加美好。
8月13日,成員前往采訪太白村包產大戶。走在大壩上,一邊是民生之根本糧食,一邊是已退到安全線下的洪水。受災田地已重新補種,減少農民經濟損失。種植大戶章敬霞,共承包350畝土地,忙季雇用多名農民,帶動當地農民就業、增收,投資修建道路、橋梁等基礎建設。章大姐說:“近五年來,在疫情、天氣、洪水等影響下,總的算下來其實是不賠不賺的。”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呼喚廣大青年把個人奮斗融入民族復興的時代洪流中,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將個人發展與祖國前途命運緊密結合,成就一番事業、更好實現人生價值。發展前進中的農村也呼喚新生力量,年輕人帶著新理念、新技術回歸鄉土、發展鄉土,接力擘畫鄉村新畫卷。(趙文婷)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