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昆山鎮雙河村:環境整治出“顏值” 因地制宜現“價值”
今年來,昆山鎮充分利用本地豐富的竹林資源及非遺文化“竹編”,巧用“加法”組織轄區的能工巧匠用勤勞雙手在鎮村主干道沿線、房前屋后等地段豎立起一排排整齊牢固、經久耐用的竹籬笆,建設人居環境“美麗景”,繪就鄉村振興“宜居圖”,織就致富新生活。
村容村貌的“面子”加文明鄉風的“里子”。昆山鎮通過推動“六清三美一善”,著力在村容村貌的美化上動真章,動員黨員群眾建言獻策,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調動群眾參加美麗家園建設的積極性,就地取材,利用本鎮產出的竹子編制特色竹籬笆,規劃“記得住鄉愁、看得見景色、望得見振興”的新風貌,建設和美宜居新昆山。目前昆山鎮已經在村主干道上累計安裝了3.6公里。放眼望去,蜿蜒的道路,典雅的籬笆,一幅幅美麗宜居、移步易景的鄉村新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整出了道潔巷凈、環境優美,治出了村美人和、文明向上。
青山綠水的“顏值”+金山銀山的“價值”。昆山鎮深入運用“籬笆經濟”思想,將房前屋后的空閑地用竹編做成籬笆園,既節約了資源,又將人居環境整治融入個性元素,將原來的空閑地、道路邊轉變成小花園、竹籬笆,打造出新景觀新亮點。同時,帶動10余名竹編手藝人“再就業”,用自己的勤勞雙手編織“致富經”,在家門口創收致富。目前,越來越多的村子開啟“美顏模式”,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僅僅是陶淵明詩里的遠方,還能成為每個村莊當下的田園風光。
昆山鎮依托非遺“竹編”“竹籬笆”“古村落傳統農耕文化”這些小切點,立足長遠、破除頑疾,將院落、道路、廁所、圈舍等環境整治與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創建、特色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將基礎設施建設與群眾的日常生活融合起來,著力提升改善村居“顏值”和群眾的生活品質,真正達到環境面貌、文化內涵、生活品質整體提升,努力建設和諧宜居的魅力新昆山,讓轄區群眾真實地獲得幸福感,提振群眾的信心。(通訊員 黃奔)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