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店鎮:文明實踐在曹王,“民生茶館”話民聲
在無為市赫店鎮曹王村,有一處獨具特色的“民生茶館”。這里不僅是村民休閑娛樂的網紅打卡地,更是村黨委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
“去年梅雨季節,我爸就是在這土路上滑倒的,真希望村上趕緊把路翻修一下。”“村上修路是好事,我不反對,但混凝土和其他耗材不能堆在我家房子旁邊。”“這次村上修路關系大家切身利益,有什么想法意見,都暢所欲言。”曹王村黨支部書記朱慶榮說道。
“民生茶館”文明實踐項目是由曹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發起,實施于2021年12月。該項目主要針對曹王村鄰里之間土地流轉、鄰里糾紛、老人贍養等常見矛盾,每周由村“兩委”干部、鄉賢能人、退休老干部等輪流以志愿者身份,與村民同坐長板凳,同喝暖心茶,零距離服務對話。村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從點滴中搜集社情民意,了解意見建議,為村民排憂解難。
創新服務載體,打造村民吐槽的“自留地”。曹王村民生茶館位于曹王村史館內,按照江南人家的“八仙桌、長條凳”傳統風格布置,讓老百姓“走得進、愿意進”,拉近情感距離。每天上午,民生茶館里,村民喝茶聊天,在與村干部、志愿者面對面交流的同時,盡情吐槽。
完善服務機制。構筑干群對話的“新模式”。“民生茶館”的設立,搭起村干部與群眾之間溝通的紐帶和橋梁,擔當著收集民意、體察民情,解決民憂的前沿陣地。每周一三五的上午,村“兩委”班子輪流值班,以志愿者身份擔當“民生觀察員”在民生茶館和群眾“喝茶、聊心事;談心、鬧家常”,通過零距離對話,讓群眾在輕松自然的氛圍中把平時不想講的、不愿講的問題講出來。一條條飽含著“民生溫暖”的建議,一個個充滿“關心集體”的愛心意見,在濃茶飄香的“民生茶館”里誕生。
整合服務資源,建設民情問題的“化解地”。對村民反映的問題和需求,“民生觀察員”和志愿者認真做好原始記錄,再匯總整理到民情記錄本上。以此為基礎,曹王村整合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及時解決群眾提出的民生問題,并通過策劃實施豐富的文明實踐服務來滿足群眾的民生需求。
創新服務模式,打造流動茶館的“新陣地”。曹王村創新茶館工作模式,讓“民生觀察員”“店小二們”走出茶館,下沉到村民家中,挨家挨戶入戶走訪,通過健康科普、上門排查、拆遷協商、網格治理、反詐宣傳等形式,用“鐵腳板”走出特色“流動民生茶館”,真正做到走到村民身邊,傾聽村民意見,幫助解決問題,有效構筑了黨群干群關系的“新模式”,真正成為全村“訪民情、解民憂”的點贊平臺。
自“民生茶館”設立以來,已采集各類問題187條,現場回復120條,協商解決56條。這一舉措不僅有效順暢了溝通渠道,讓村干部、志愿者、鄉賢“五老”成為群眾眼里的“暖心人”,還全面提升了文明村風。曹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民生茶館”整合資源,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服務活動,讓村莊整體環境大變樣,人文素質越來越高。未來,曹王村將繼續深化“民生茶館”文明實踐項目,為村莊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通訊員:張興宇)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