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蜀山鎮:文化振興繪新篇 孝廉之鄉煥新顏
作為遠近聞名的“毛義故里 孝子之鄉”,無為市蜀山鎮關河村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孝廉傳承。今年以來,蜀山鎮聯合關河村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孝廉文化,以文化振興助推鄉村振興。
深入挖掘整理,文化資源“有傳承”。召集村內“五老”人員,對村落歷史、民俗活動、名人鄉賢等進行系統梳理和記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進一步完善東漢時期“毛義捧檄 躬履遜讓”、“臥冰求鯉 春茶冬發”、南宋時期“家和萬事興”等文化典故,不斷擦亮“毛義故里 孝子之鄉”的文化招牌。在全村范圍內摸排評選“孝廉典范”,每月開展“毛公論壇”講孝廉、選孝廉、學孝廉,講好關河故事、傳播孝廉佳話。
圖為村民在孝廉文化館參觀關河村孝廉典范
加強場所建設,文化開展“有依托”。提升現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廣場、科普活動室、健身活動室、農家書屋、積分兌換超市等場所,完善各類場所規章管理制度,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確保各類活動場所按時免費開放。對農家書屋軟硬件進行全面提升,新增圖書199本,推動農家書屋升級為鄉村小型圖書館。結合村民分布情況,支持符合條件的自然村新建文化活動場所,配備文化活動基礎設施。
圖為小學生在科普活動室做光學成像實驗
培育人才隊伍,文化宣傳“有骨干”。緊抓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契機,積極對接關河村及周邊文化事業從業者和劇團赴關河村開展公益性文藝匯演,圍繞傳統節日開展一系列民俗節慶、文藝表演等活動,增強村民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參與熱情。同時,通過舉辦小型培訓班、交流會等方式,不斷提高村民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逐步培養一批熟悉本地文化、熱心于文化事業的骨干人才,為關河村文化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圖為學生參與孝廉文化劇演出
突出地方特色,文化活動“有創新”。用好“一約四會”,分批次、分類型在新風堂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宣講活動,引導廣大村民破除“天價彩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人情來往攀比等陳規陋習,樹好樹牢新風尚。結合關河孝廉典故編排孝廉文化劇,邀請關河村學子及關河中心學校學生進行表演,同時,緊抓九月份中小學生開學契機,舉辦大型孝廉文化節日慶典,組織村內適齡學子在孝廉文化館舉辦秋季“入學禮”活動。今年以來,關河村共開展移風易俗宣講活動6場,組織孝廉文化劇表演4場,舉辦“入學禮”1場。
圖為關河村秋季“入學禮”活動現場
下一步,關河村將繼續秉持文化振興目標,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的巨大價值,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關河添磚加瓦,讓孝廉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通訊員 仇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