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鎮:油菜花開滿地金,結出金色好“錢”景
滿目金黃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近日,正是欣賞油菜花海的黃金時節,也是油菜產量和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蜀山鎮農技指導員走村下田,通過整體觀察和逐戶施策,助力金色花海結出“金菜籽”。
入戶走訪,促進油菜統防統治。根據油菜保險及各行政村上報的20畝以上大戶清單,本鎮農技人員挨家挨戶走訪20畝以上大戶共185戶,20畝以下散戶100余戶,共計近13000畝油菜花田。密切關注田間蚜蟲和菌核病的發生情況,通過對本鎮油菜的整體長勢了解,建議引導本區域農戶對病蟲害進行統防統治,提高整個區域防治效果,減少病蟲損失。同時對前期防治效果不佳以及菌核病重發的田塊,提出,可在盛花期進行第二次藥劑噴施的建議。
技術指導,提高油菜產出質量。農技指導員利用晴好天氣,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對田間油菜蕾薹開花期間田間管理提出針對性建議,提醒農戶合理噴肥,最好在本周降溫前選擇晴好天氣噴施,速效硼蕓苔素內酯和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增強油菜抗逆能力。可根據需要畝添加硼砂或流體硼肥 50—100 克一同噴施,防止花而不實,提高油菜結實率。在農戶群發放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提醒農戶及時疏溝通渠,降低漬害風險。
人才培訓,激發農戶內生動力。全面落實技術培訓工作,引導糧油作物種植面積較大的種植戶積極參加市農業農村局安排的糧油作物高素質農民培訓,幫助糧油作物種植大戶充分了解油菜、水稻、小麥等糧油作物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模式,第一時間把紙面“新成果”變成地面“生產力”。帶領農戶參觀高產示范片,現場了解新品種種植效果以及種植管理事項。
油菜是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冬閑田開發利用,變成“生錢田”的理想作物,在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海里,點綴著種植戶和農技指導員們交談的身影,嫣然一副春日好圖景。(王家穎)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