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安鎮:“五個一”聯動 “粽”享文明端午
近日,襄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多樣化端午活動,通過五個一聯動,“粽”享文明端午。
開展一次包粽子比賽。在陽光和煦、微風拂過的上午,一場激烈的包粽子比賽在襄安鎮松院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拉開序幕,參賽者們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滿了翠綠的粽葉、晶瑩剔透的糯米和顆顆飽滿的紅棗,隨著裁判一聲令下,群眾紛紛拿起粽葉,巧手折成漏斗狀,放入糯米和紅棗,再用繩子捆綁,一個個漂亮的粽子就制作完成。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在歡聲笑語中,大家體驗著傳統包粽子習俗樂趣,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舉辦一次傳統漆扇制作。為了弘揚非遺傳統文化,讓群眾感受非遺手作魅力。襄安鎮汪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童趣端午 非遺同行”傳統文化主題活動,志愿者身穿紅馬甲,給小朋友講解端午節的起源和非遺漆扇的起源、制作方法。志愿者給每個小朋友發放端午扇子,大家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有的小朋友喜歡靜謐的藍色系,挑選了藍綠黃配色,有的小朋友喜歡熱烈的紅色系,選擇了紅黃橙配色,大家在清水中滴入自己選擇的彩漆,當彩漆漂浮在水面,讓色彩在扇子上翩翩起舞,最終“畫”出獨一無二的扇面,大家在漆扇制作中感受傳統工藝魅力。
開展一次特色幼兒手工。在這個“六一”遇見端午“雙節同慶”的特殊日子里,襄安鎮金雞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合襄安鎮中心幼兒園城東分園聯合開展了一場充滿童趣的手工制作活動,小朋友圍坐在一起,認真聽志愿者講解端午習俗和由來,在志愿者的指導下,孩子們拿出小巧的畫筆,在扇面上給粽子、粽葉涂色,有的拿起畫筆給粽子填涂上綠色,有的給粽子點上紅彤彤的嘴巴,有的在扇子旁邊畫上花朵,最后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端午扇子順利完成,小朋友們拿著自己親手填圖的端午團扇,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舉辦一次團扇香囊制作。為了傳承弘揚端午節獨特文化習俗,襄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襄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手繪團扇、端午傳情”端午手作活動,在手繪環節,大家執起畫筆,用顏料填補空白扇面,在一筆一畫中進一步了解古扇背后的淵源和文化,在制作香囊環節,志愿者講解香囊的來源、制作方法,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大家興趣盎然地穿針引線,用密密的針腳縫制出傳統節日的最好注解,在一絲一線中寄托端午安康的美好寓意,香囊制作完成后,現場開展文明送香囊活動,大家把制作完成的香囊送給所想所愿之人,為他們傳遞節日的祝福和歡樂。
舉辦一次慰問敬老院。為了弘揚敬老愛老孝老精神,把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傳遞給老年群體。襄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為民服務大廳開展敬老節愛心慰問活動,志愿者帶著香甜的綠豆糕和紅豆餅、金黃的炒米、香噴噴的咸鴨蛋等食物來到敬老院為老人們送上端午佳節禮品,老人們看到志愿者來,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志愿者為他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和問候,陪老人們聊起家長里短,叮囑他們注意身體如果遇到困難可以第一時間尋求工作人員幫助。
下一步,襄安鎮將以傳統節慶活動為契機,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非遺體驗、手工制作、文藝演出、志愿服務活動等,以群眾喜聞樂見形式,不斷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增進民生福祉,營造良好和諧的文化氛圍。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