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橋鎮福民村:開講食品安全課 守護“舌尖安全” 傳承節約家風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家以訓為根,訓以儉為德。為進一步提高村民對食品安全的認知度和自我保護能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同時弘揚優良家風家訓,營造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勤儉節約樹新風的良好社會氛圍,6月19日上午,嚴橋鎮福民村在任氏宗祠組織開展了以“民以食為天”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活動,并與“踏入宗祠悟家訓,吟誦古籍繼家風”主題活動相結合,推動食品安全與家風傳承互融共促。
食品安全進鄉村,共筑健康防護網。在宗祠內,工作人員結合村民日常生活實際,進行了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知識講解,重點普及了家庭食品選購、儲存技巧以及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時的維權途徑等實用技能。活動中,工作人員還積極倡導村民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引導大家樹立科學、理性、健康的食品消費觀念,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節約、反對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工作人員引用《朱子家訓》中的名句,將食品安全與家風家訓相結合,讓村民在守護“舌尖安全”的同時,感悟勤儉持家的深刻內涵。
宗祠家風潤民心,食安文化添新意。在食品安全宣講結束后,福民村組織村民開展“踏入宗祠悟家訓,吟誦古籍繼家風”主題活動。村中長者帶領村民誦讀家規家訓,講述歷代先輩勤儉持家、珍惜糧食的故事,并結合食品安全知識,強調“健康飲食、杜絕浪費”不僅是現代生活的要求,更是祖輩傳承的家風美德。“以前只知道宗祠是祭祖的地方,今天才發現,這些家訓里早就教我們如何健康生活、珍惜糧食。”一位參與活動的村民感慨道。活動通過家風文化與食品安全教育的創新結合,讓村民在傳統文化熏陶中增強食品安全意識,也讓優良家風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長效機制促落實,共護安全與鄉風。此次活動通過“宣講+體驗”“現代+傳統”的形式,有效提升了村民的食品安全素養和家風傳承意識。下一步,福民村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探索更多貼近村民需求的宣傳形式,將食品安全常態化宣傳與家風文明建設相結合,定期在宗祠、新風堂等場所開展主題活動,夯實基層食品安全責任,同時以優良家風助推鄉村治理,推動村級食品安全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守護好村民“舌尖上的安全”,傳承好勤儉節約的文明鄉風。(江磊)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