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安鎮:品“非遺大餐”開啟歡樂暑期“新體驗”
近日,襄安鎮組織13個村(社區)依托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開展品“非遺大餐”開啟歡樂暑期“新體驗”。
非遺+愛國教育,增添歡樂假日“新動能”。襄安鎮汪橋村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愛國主義教育中,開展“竹編慶八一、致敬最可愛的人”紅色主題教育活動?;顒蝇F場,志愿者講解非遺竹編畫的來源、制作方法?!爸窬幃嬍且云渚毜氖止ぜ妓嚭酮毺氐乃囆g風格為著稱,每一根竹絲都經過匠人的精心挑選和處理,通過巧妙的編制技巧,用竹編畫展現竹子的剛韌和柔美?!惫ぷ魅藛T將準備好的竹條和畫框分發給小朋友并耐心地指導孩子們進行編織?!皦阂惶粢?,進行穿插。”小朋友們捏著竹條小心翼翼一壓一挑,在小朋友的巧手下一幅幅展現著八一建軍節的竹編畫完成了。
非遺+民族文化,譜寫歡樂假日“新樂章”。襄安鎮松院村開展“民族團結潤童心、巧手共繪民族情”活動,通過將民族團結融入特色手作中,讓孩子們增進對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了解,體會趣味手工的樂趣。志愿者給孩子們分發民族人物掛畫、彩色顏料和畫筆,小朋友拿到各自的民族人物繪畫,充分發揮各自創意,用多彩的顏色和巧妙的構思,專心致志地給掛畫人物、民族服飾涂上漂亮的顏色,在小朋友的巧手繪制下,一幅幅充滿民族特色的風情的掛畫制作完成,大家手拿著自己的掛畫,分享各自民族人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非遺+家風教育,開啟歡樂假日“新體驗”。襄安鎮吉祥村開展“創意手工DIY、傳承優良家風”活動,志愿者向孩子們講解毛氈工藝的來源和制作方法、用途?!懊珰止に嚳梢宰匪莸竭h古時期,人們發現羊毛動物纖維進行擠壓、揉搓后可以交織形成緊密耐用的材料,這便是毛氈的雛形”。志愿者給學生們發放家風家訓傳統手工掛飾材料,小朋友們拿到材料后互相交流制作方法和不同的文字圖案,“我拿到的是禮儀之邦、知書達理”“我拿到的信,一言九鼎、誠實守信”“我和你們不一樣,我上面的是智勇雙全、智者不惑?!敝谱魍瓿珊?,孩子們拿著各自制作的中華傳統文化手工掛飾,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下一步,襄安鎮將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特色的非遺手作、鎮史館參觀、紅色觀影、讀書分享等活動,傳承優良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厚植襄安千年古鎮歷史文化底色,營造良好有序的氛圍。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