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醫療保障局:“加減乘除”工作法 為群眾辦實事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無為市醫療保障局緊緊圍繞“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踐行初心使命的責任擔當,主動作為、善作善成,聚焦醫療保障民生領域“難點、堵點、痛點”,確保將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做足“加”法,優化服務聚民心。提升服務質量。持續優化醫療保障業務辦理流程,推行綜合柜員制,實行一窗受理、一窗通辦。落實“一次性告知”、首問負責制、AB崗制度和廉潔自律等制度,踐行“不辦結,不下班;不讓您多跑冤枉路”承諾,全方位保證服務到位,讓群眾辦事滿意、放心。優化服務環境。加強經辦服務行風建設,對照高標準著力建設窗口服務,打造規范化、標準化服務品牌。叫響“我微笑、我傾聽、我服務、您別急、慢慢說、放心走”的十六字服務口號。提升服務效率。完善基層醫保體系,打通基層群眾報銷“最后一公里”,實現醫保經辦窗口服務“就近辦”。
做好“減”法,降價控費惠民生。實施藥品集中采購降價。落實采購三批112個品種,平均降幅54%,按平均降幅計算,為患者減輕負擔約2000余萬元。落實落地“17+13+X”抗癌藥惠民政策,為患者節約資金約700余萬元。兩大類藥品的降價,大大減輕患者費用負擔,更多患者買得起藥,藥品的可及性大為提高。打好監管“組合拳”控費。完善制度,標本兼治。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專項治理發現的薄弱環節和問題,認真歸納梳理,深刻剖析原因,找準癥結,舉一反三,堵塞漏洞。認真排查基金監管工作短板,細化風險防控措施,不斷提高醫?;鸨O管能力和水平。加強信息互通共享,及時將有關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和線索,探索建立一案多查、一案多處工作機制,形成基金監管合力。建立了維護醫?;鸢踩撓瘯h、案件移送、日常巡查等長效機制,處理違規醫院2家,拒付扣除違規金額9.43萬元,約談2家醫療機構負責人,行政處罰2.60萬元,決維護好人民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
做亮“乘”法,乘勢而上推改革。持續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切實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煩心事。精準把握三個環節,精準改革發力。在“少生病,看好病”上,發揮基金杠桿作用,支持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群眾少生病。支持醫療衛生機構發展,致力提升基層服務能力,讓群眾看好病。在“保供給,降藥費”上,規范藥品配送,提升配送率,實施集中采購和談判藥落地,讓患者有藥用、藥價低。在“能報銷,少花錢”上,落實醫共體總額預算,引導醫療機構規范診療行為,實施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讓醫療機構從“要我控費”轉變為“我要控費”,強化醫?;鸨O管,保障群眾就醫待遇。
做實“除”法,化解難題排民憂。疏通群眾醫療保障服務堵點。參保繳費實現“掌上辦”。城鄉居民參保籌資工作首次實現“掌上辦”,參保人可以通過“皖事通”、“支付寶”等APP,以及銀行客戶端等方式,實現足不出戶完成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床≠徦帉崿F“碼上辦”?!搬t保電子憑證”是國家醫療保障改革的重大便民舉措,參保人可通過個人獨屬、全國通用的醫保電子憑證實現藥店購藥、醫院就診、賬戶查詢和醫保業務辦理等便民服務。補償結算實現“一次辦”。積極推進一門一窗一站式服務,持續推進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切實做到讓來辦事群眾“最多跑一次”。轉診就醫實現“電話辦”。轉診制度進一步完善,異地結算、跨省即時結算制度進一步優化,轉外就醫患者可以通過撥打三個醫共體牽頭醫院的轉診電話完成異地就醫備案,群眾獲得感進一步提升。慢性病證實現“簡化辦”。對門診慢性病申報方式和辦理流程進行了優化、簡化,慢性病證辦理權限下放至醫共體牽頭單位,申報更便捷,辦理周期進一步壓縮。(王俊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