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檢察服務零距離 把脈問診暖民心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下稱《民法典》),將我國社會主義法治與依法治國理論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法典》是調整人民群眾、各行各業社會生活與經濟生活的基本法,是新中國截至目前體量最為龐大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送“法”進企業
民營經濟是我市經濟增長的“生力軍”、科技創新的“主動力”、就業創業的“主渠道”。無為市人民檢察院堅持把服務和保障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作為檢察工作服務大局的重要內容,為持續展現新時代檢察機關的責任擔當,2021年5月25日,無為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蔣春生帶領第四檢察部部分干警前往安徽省無為市光明體育制品有限公司開展《民法典》宣講,該公司部分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參加。
從合同的簽訂、企業債權保護、生效裁判的執行等方面講述了《民法典》施行后相關法律規定對企業產生的影響,蔣春生在宣講中指出,堅持依法治企是保障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理念,是積極培育和提升企業內控及合規管理的重要舉措,企業經營管理要遵循《民法典》確立的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綠色原則,貫徹新發展理念,筑牢法治基礎,實現企業優化發展。給與會人員介紹了第四檢察部的職能,建議企業與會代表帶頭學“法”,將《民法典》的精神貫徹落實到經營管理過程中,指導和規范企業民事活動,推動企業經營良性發展。代表企業作了表態發言,感謝檢察機關此次的“把脈問診”,幫助企業答疑解惑,此次送“法”之行,開闊了大家的思路,自己也受益良多,作為一名勞動者,一名企業的管理者,爭做學法、守法的典范,遵循《民法典》的基本原則,誠實做人,誠信做事。此次宣講活動,無為市人民檢察院還向該公司贈送20本《民法典》學習讀本。
普“法”進行時
2021年5月20日下午,17名農民工齊聚無為市高溝中心法庭,無為市人民檢察院支持起訴的追索勞動報酬糾紛系列案件,在無為市人民法院承辦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被告于調解書簽訂后十五日內一次性給付原告勞務工資款。當拿到民事調解書時,許某蘭等17名農民工多日的討薪之苦在此刻劃上了圓滿的句號。調解結束后,辦案檢察官就《民法典》施行后對勞動者產生的影響現場進行了普法宣傳并指出,作為一名公民,一名勞動者,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榮譽權等權利,《民法典》規定這些權利,既是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精神的落實,也是對《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兜底勞動權利的細化,要善于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并向他們每人贈送一本《民法典》學習讀本。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