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汊鎮:祭掃在心不在形 別樣清明一樣情
一年一度春草綠,又到清明祭掃時。在當前較為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蕪湖市、無為市陸續發出通知、通告、倡議,就清明節祭掃做出安排,倡導通過網絡祭掃、代理祭掃、疫情后祭掃等方式,降低實地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無為市泥汊鎮人民政府全面部署,組織志愿者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志愿服務活動,該鎮群眾正以別樣的方式,過一個綠色、文明、安全的清明節。
清明寄哀思不必要返鄉
“今年清明節不要跑回來祭祖了,疫情還未完全過去,你們好好待在家,咱家人才放心。”3月31日,泥汊鎮雙進村黃小龍的母親打電話給在銅陵工作的兒子。
清明節是我國追思故往、祭祀先人的傳統節日,但今年清明節恰逢國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高位流行,國內本土聚集性疫情多點散發的嚴峻時期,同往年一樣實地祭掃,必將增加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風險。
為做好疫情防控,3月31日,泥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在線上、線下同步發布《安全祭掃不返鄉文明祭掃助防疫》致旅居省內外的老鄉們的一封信,清明節期間,該鎮暫停組織集中祭掃、集體共祭等集體性活動,鼓勵通過網絡祭掃、代理祭掃、疫情后祭掃等方式,降低實地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
“訂單式”代祭掃服務成新風尚
4月1日下午,泥汊鎮日新村委托第三方企業開發制作的清明追思祭奠平臺正式上線。手機點擊進入無為市泥汊鎮日新村民委員會“清明代祭掃服務”小程序,由群眾點單、干部志愿者代跑,這樣的形式為在外地工作和戰“疫”特殊時期不便上墳的群眾提供了代祭掃服務。
“清明祭祖是中國傳統,疫情將我和家鄉阻隔,日新村的創新舉措讓我可以利用云端緬懷先人、追思故情,在特殊時期用特殊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特別敬意。”常年在外經商的謝太穩得知日新村上線“清明代祭掃服務”小程序后,立刻拿起手機,在該程序里下單鮮花,開始“云祭祀”。
“群眾通過清明代祭掃服務微信小程序下單鮮花,由包片干部和志愿者一起代為祭掃、獻花,既降低實地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又為在外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服務,更加保障了清明祭掃綠色文明、安全有序。”日新村黨總支書記柯成說道。
黨員干部帶頭移風易俗
移風易俗,文明祭祀,廣大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不可或缺。泥汊鎮廣大黨員干部帶頭,管好自己、家人及親屬,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群眾移風易俗,自覺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及時發現和制止宗族性聚集祭祀和聚餐、聚會等群體性活動,帶頭勸阻在外地的親友盡量不返鄉祭祀。“倡導廣大群眾、尤其是黨員干部從自身做起,從家庭每個成員做起,希望以戰‘疫’的捷報告慰先人,用過‘節’的文明激勵后人,做文明節儉辦喪的示范者、生態節地殯葬的先行者、文明低碳祭掃的引領者、殯葬改革新風的弘揚者,讓廣大群眾過一個平安、綠色、文明的清明節。”泥汊鎮相關負責人說道。(鐘昕)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