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洪巷鎮開展“七一”主題黨日研學活動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的102歲生日。洪巷鎮組織開展了“七一”主題黨日研學活動,重溫黨的光輝歷史,激勵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定力和責任擔當。研學活動由鎮黨委書記陳赟帶隊,先后前往戴安瀾愛國主義教育展示館、戴安瀾故居、三公山抗日根據地無為五區首屆民主政府舊址、黨建廣場參觀學習,鎮機關黨支部、部分村(社區)及鎮直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等近20名黨員參加。
愛國主義教育展示館參觀學習圖片
在戴安瀾紀念館和戴安瀾故居,黨員們認真查閱一幅幅圖文、一件件實物、一張張見證歷史的珍貴影像,仔細聆聽戴安瀾將軍的感人故事,全面了解戴安瀾將軍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挺身而出、頑強抗爭,抵御外侮、保家衛國的光輝歷程,深刻領略戴安瀾將軍少年求學、以身許國,祖國山河、寸土不讓的英雄氣概和清正廉潔、勤政愛民的高風亮節,與戴安瀾將軍進行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并進行了合影留念。
在無為五區首屆民主政府舊址,在講解員的引領和介紹下,大家靜心聆聽著那段腥風血雨的歷史,用心感受在那崢嶸歲月中,中華民族開展的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無為五區以三公山為中心,連接著無為、桐城兩塊抗日根據地,是皖江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向西、向南方向發展,以及與新四軍五師聯系的重要通道。五區廣大軍民面對日、偽、頑的重重夾擊,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抱寒守志、同仇敵愾,頑強斗爭、浴血奮戰,充分利用長江水上交通的地理優勢,以出色的政治、軍事、經濟斗爭和卓越的統一戰線工作,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鼓舞軍民斗志的勝利。1941年5月,無為五區抗日民主政府在魯氏宗祠正式成立,五區下轄湖隴鄉、練溪鄉、青崗鄉、洪巷鄉、土橋鄉、慶豐鄉、劉渡鄉等9個鄉,五區政府首任區長為周心撫。五區政府在支持新四軍七師55團挺進三公山,掃清土豪劣紳,打擊偽軍、頑軍,恢復桐東抗日根據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中華民族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隨后,黨員們來到黨建廣場,高舉右手,重溫入黨誓詞,齊憶初心使命。
青年黨員徐淳說:“參加這次主題黨日研學活動,我仿佛看到了革命烈士前仆后繼、浴血奮戰的場景,今后,我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奉獻實干的精神,為全鎮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通訊員 徐小松)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