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用小小童心編織孝心,為九九重陽添上溫馨
重陽佳節又來臨,昆山皆美景,不如呼朋登高飲,賞黃花,食糕餅。古往今來,我們通過這些傳統的習俗與先輩們隔著歷史長河相望,把對幸福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共同期盼匯聚成河,形成綿延不絕的中華文化。為了傳承這種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文化,10月20日上午,昆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志愿者們在鄉村學校少年宮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用小小童心編織孝心,為九九重陽添上溫馨”活動,旨在讓學生們通過手工編織竹藝再獻給老人,以表達對老人們的敬愛之情。
活動當天,少年宮內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來自昆山鎮中心校各個班級的學生們積極參與,他們面對著一張張竹編圖紙,認真地學習竹編的技巧和方法。
小手雖小,卻也夠巧。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動手制作,在竹藝師傅的指導下,他們用手中的竹編材料,編織出了各種各樣的重陽節畫作。有的學生編織了一個小竹籃,寓意著重陽節的豐收和吉祥;有的學生編織了一朵朵精巧的竹花,象征著重陽節的美好和祝福。他們用心制作每一個作品,希望能夠通過這些竹編作品,向老人們表達自己的敬愛之情。
這次竹編手工活動不僅讓學生們學到了竹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通過親手制作竹編作品,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同時,活動也增強了學生們對老人們的敬愛之情,讓他們明白到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時刻銘記在心。
昆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志愿者們表示,他們將繼續組織類似的活動,通過各種方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和參與到傳統美德的傳承中來。同時,他們也呼吁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的發展,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平臺,讓他們更好地了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昆山鎮 黃奔)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