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鎮關河村:以孝廉文化孕育文明鄉風
毛義捧檄,躬履遜讓;臥冰求鯉,春茶冬發。作為遠近聞名的孝子之鄉、毛義孝文化發源地,一個個孝廉故事在關河村代代相傳。
圖為關河村孝文化雕塑“毛義捧檄”
2023年10月,隨著關河村新村美麗鄉村建設完畢,坐落于新村的孝廉文化廣場也正式投入使用,向關河全體村民全天候開放。
“我們的孝廉文化廣場集展示、宣講、教育于一體,宣揚關河孝廉文化傳統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依托孝廉文化更好地培育孝廉鄉風,進一步推動關河村鄉風文明的打造。”關河村黨總支書記吳樂平說道。
圖為關河村孝廉文化廣場
穿過廣場走進孝廉文化館,孝廉脈絡圖、孝廉典故、孝廉模范、孝廉童謠與家訓四大板塊依次鋪開,一行行文字與一張張圖片無不彰顯著關河孝廉文化之厚重。
前來參觀的關河“好媳婦”雷艷霜指著館內的展示材料笑著說:“文化館里有圖有字,既吸引人,又容易理解,大人小孩都能看懂,沒事的時候我就帶孩子來轉轉,希望能對孩子產生良好的熏陶。”
圖為孝廉文化館孝廉典范墻
為使孝廉文化更加豐富,關河村充分發動“五老”人員、村民代表等群體參與孝廉文化的素材挖掘與理論宣講,初步確定每季度進行一次素材更新并開展一次孝廉宣講。
現年74歲的退休老教師吳興旺十分重視孝廉文化的傳承,主動申請成為關河“孝廉大講堂”的講師,他常說:“孝和廉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要素,是我們代代相傳的文化資源,必須加以重視,做好文化傳承工作。”
圖為工作人員向村民做講解
下一步,除定期開展的“孝廉大講堂”以外,關河村計劃在每年八月底組織全村小學生參加一次孝文化專題講堂,作為村里給孩子們上的開學第一課,從早從小抓好孝文化教育。(通訊員 仇杰)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