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赫店鎮:新風拂面來 吹撒文明花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重要基石,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核心關鍵。近年來,無為市赫店鎮將移風易俗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突破口,通過宣傳引導、黨員帶頭、制度保障多管齊下,為鄉村振興注入澎湃精神動力。一幅“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的文明畫卷,正在赫店大地徐徐鋪展。
多維宣傳筑陣地,奏響文明協奏曲。赫店鎮構建“多維立體宣傳網”,讓文明理念如春風化雨,線下依托10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安排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方言宣講”20余場,覆蓋超3000人次。赫店鎮留橋村利用暑期開展“移風易俗潤童心”活動,將新風種子播撒進少年心田;赫店鎮曹王村結合“送戲下鄉”“我們的節日”活動,創作《新風堂里的熱鬧事》情景劇,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新俗。在線上,赫店鎮則利用村民微信群推送移風易俗案例解讀,定期開展“移風易俗知識問答”并設置電子獎品,吸引年輕群體參與互動,此外,赫店鎮各村(社區)還充分利用村級廣播、LED屏進行滾動宣傳,并在轄區內主要街道懸掛移風易俗相關橫幅15條,入戶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超1000余份,確保新風理念“抬頭可見、觸手可及”。
黨員帶頭做表率,引領文明新風尚。移風易俗的浪潮中,赫店鎮黨員干部主動站在排頭、扛起責任,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全鎮組織黨員干部集體簽訂《文明節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承諾書》,建立紅白喜事向紀檢部門報備機制,將規矩立在明處、責任扛在肩上;在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下,在婚俗革新的舞臺上,曹王村6對新人在黨建廣場、新風堂舉辦簡約婚禮,用承載著真摯情感的家書交換,取代厚重的聘禮枷鎖,累計節省開支18萬元,平均每對新人省下3萬元,讓婚禮回歸愛的本質,成為新風尚的生動注腳;在赫店鎮赫店社區,13戶家庭在黨員帶動下,將傳統治喪時長從3天壓縮至1天,費用降至原標準的40%。在赫店社區王大爺的追思會上,黨員帶頭以素雅鮮花寄托哀思,摒棄焚香燒紙的舊習,這場清新的告別儀式,吸引周邊30余名村民自發參與,無聲地傳遞著文明新風的力量。
四會協同強治理,積分紅榜激活力。赫店鎮在移風易俗工作會議上要求轄區內10個村(社區)全面組建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村民議事會,織密基層治理網絡。其中,紅白理事會必須制定《實施細則》,要明確宴席規模、禮金上限等硬指標。例如,赫店鎮赫店社區規定,舉辦婚宴不超過20桌,每桌成本要低于800元,喪事三天內簡辦,親屬禮金要低于500元,徹底扭轉“一場喪事背債務”的陋習。在激勵監督機制上,赫店鎮各村(社區)亮點頻出,赫店鎮宏林村在瓦屋中心村設立“移風易俗積分超市”,村民群眾可以通過參與文明實踐、移風易俗活動獲得相應積分,累積到一定分值后,就可以在積分超市內兌換生活用品;赫店鎮黃墩村則推行“紅黑榜”公示,光2024年就表彰村級“身邊好人”18人、“文明家庭”12戶,形成比學趕超氛圍;蘇塘村80%家庭簽署文明承諾書,讓公約從紙上走進心里。
移風易俗、成風化人,必須春風化雨、久久為功。下一步,無為市赫店鎮將深化村規民約動態修訂,強化紅白理事會監督職能,拓展“移風易俗故事分享會”“我們的節日” 等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新風吹暖更多百姓心田,繪就更富內涵的鄉村振興文明圖景。(通訊員:張興宇)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