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巷鎮:以“約”治村 以“理”潤風 夯實鄉村治理根基
近年來,洪巷鎮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緊握時代脈搏,聚焦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等關鍵領域探索創新,以扎實舉措為鄉村發展注入持久活力。
村規民約“約”出文明新風尚。作為村民自我管理的行為準則,洪巷鎮積極引導各村制定貼合實際的村規民約。從環境衛生的維護,到鄰里關系的處理;從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到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村規民約涵蓋了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了讓村規民約真正“活”起來,走進村民心里,洪巷鎮通過“村村通”廣播定期播報、宣傳欄圖文展示、微信公眾號精準推送等多元方式廣泛傳播,既讓村民耳濡目染形成自覺,也讓在外游子實時知曉家鄉規范。通過這些舉措,村規民約不再是一紙空文,而是成為村民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
紅白理事會“理”出節儉好風氣。針對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沉疴陋習,洪巷鎮在各村組建由老支書、退休教師、家族長輩等德高望重者構成的紅白理事會,憑借其公信力引導移風易俗。同時,以祠堂這一承載鄉愁與議事功能的場所為“主陣地”,多次組織“鄉風文明進祠堂”活動,組織長輩群體共話新風。邀請黨校專家進村開展移風易俗專題講座,用政策解讀破除“面子論”誤區,用身邊案例算清“經濟賬”,讓“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余事不辦”的理念深入人心。
多方聯動“動”出基層治理新活力。基層治理需凝聚多元合力,洪巷鎮以“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的聯動模式,推動黨員干部帶頭遵守村規民約、深度參與紅白理事會工作,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通過搭建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平臺,暢通群眾參與渠道,讓村民在治理事務中擁有更多話語權與決策權,充分激發其主人翁意識。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