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琴:幼兒教師熱心公益 捐資助學服務社會
季海琴,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多年來,她在教育崗位上發揮著光和熱,影響了一批批學生。2018年開始,季海琴和丈夫聯合發起“春雨愛心”公益活動,四年來,她累計募集100多萬元,捐助貧困學生,受惠家庭和學生達300人。她連續7年個人出資到壹基金為貧困學生捐助溫暖包。她還加入無為藍天救援隊,參與各項志愿服務活動,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奉獻精神。2021年被評為“無為好人”。2022年6月被評為“蕪湖好人”。
春雨愛心 助力貧困學生
季海琴出生在一個尊師重教的家庭,父母從小就教育她與人為善、助人為樂,一顆愛的種子從小就在她的心底深深地被埋下了。上學期間她總是把自己的獎學金捐出去,甚至部分生活費都被她捐了。婚后,因為季海琴的榜樣作用,丈夫、兒子和朋友在她的帶動下、也加入到公益隊伍行列。在她的帶動下也加入到公益隊伍行列。2018年他和丈夫聯合發起“春雨愛心”公益活動,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資助了許多學生和困難家庭。2019年,對無城鎮十所中、小學的101名品學兼優且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進行捐贈助學,對石澗鎮、福渡鎮、鶴毛鎮近200個貧困農戶進行捐贈扶困扶貧。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在自己站起來的同時,也要幫扶別人一道站起來,在自己走向成功的同時,也希望幫助別人一道成功!”季海琴說。
愛崗敬業 關心關愛學生
由于對學生的愛,長大后她選擇做一名幼師,繼續用自己的愛去播種,在幼兒的心里種下愛的種子。擔任幼兒園園長以來,她把滿滿的愛都給了孩子們,每一個幼兒都是她的孩子。哪個孩子今天不舒服了需要吃藥了,她總會親自去喂。她的辦公室總是會備著幾套衣服,一旦哪個小朋友衣服弄濕了,她都會細心地去換上,絕不會讓任何一個孩子著涼。她的抽屜里總是備著好吃的零食和小獎品,哪個孩子想媽媽鬧情緒了,她都能第一時間安撫好,哪個孩子進步了,她也會第一時間送去鼓勵。她的上班時間從來不是8小時,她是“第一”也是“倒數第一”,每天第一個到,最后一個走。出色的工作讓她多次被評為“優秀園長”,在家長心里她是“完美園長”,同事心目中她是“蜜蜂園長”,孩子們心里她是“媽媽園長”。
工作幾十年,她從來沒有去計算過個人存款,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都很奇怪,她總是笑笑說自己的開銷大,細算一下,她把工資的大部分都用于捐助貧困家庭了。自2015年以來,她一直以個人名義連續7年在壹基金溫暖包捐資,無為鄉鎮的各大學校都留下她匆忙而無聲的足跡。
滿腔熱情 藍天志愿為社會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她第一時間聯系社區要求參加防疫工作。2020年無為汛情嚴峻時,她和同事們一起自發踴躍捐款共計16217元,用于購買物資慰問奮戰在抗洪一線的官兵和受災安置點。社區組織的其他各種志愿活動,她總是積極參加。核酸集中檢測志愿服務你能看到她的身影,無償獻血的現場你也能看到她在獻血的行列。高鐵站、學校、小區里的消毒滅菌工作她也是巾幗不讓須眉,彌霧消毒工作非常辛苦,對操業人員的要求很高,需要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還要背上重重的藥箱,一桶消毒水打完后,口罩全被消毒水腐蝕,吸到嘴里和鼻子里的消毒水,常常會對呼吸道造成一定的損傷,但她依然堅持參與消毒志愿服務工作。
2019年初她主動加入無為市藍天救援隊,繼續用實際行動為社會發光發熱。作為教師她深知防溺水等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她積極參加防溺水知識的教學研究,犧牲個人時間和隊友共同研發課件,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宣講和急救體系。夏季到來之際,她奔走在城鄉各個學校之間,無為三中的禮堂里有她宣講的身影,倉頭中學的操場上有她流下的汗水,無城幼兒園的教師行列里也有她和小朋友演講的身影。她認真示范急救動作,耐心地述急救知識。一個個暑期過去了,季海琴變黑了也瘦了一圈,但是她說為了孩子的安全一切都是值得的。
春風化雨潤無聲,大愛無疆為社會,多年的助人為樂、志愿服務生涯,她忠實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勤勉好學,愛崗敬業,默默耕耘,無私奉獻。她熱忱地投身于志愿服務行列,立足本職工作、熱心公益事業、扶貧濟困、服務群眾、奉獻社會。季海琴堅信一句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