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俊:功成不忘家鄉情,回饋桑梓赤子心
魂牽夢縈,故土難離。家鄉是一個人最初的根源,是一個人成長的土地,是一個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陡溝人離開家鄉,融入社會發展的大潮中,劉和俊也是其中一員。他通過勤勞和智慧,創辦了安徽派昊商貿有限公司,收獲了成功。但是生活富足的劉和俊沒有安于享樂,他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家鄉、掛念著陡溝,他一次次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家鄉的思念。
艱難創業,玉汝于成
劉和俊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風順。1992年,年僅17歲的劉和俊便跟隨父親經營農資批發,生意紅火,一度做到好幾個鄉鎮。90年代末,就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因為集鎮整治改造,門面拆除,被迫停業。2000年,伴隨著無為棉花種植業的發展,軋花廠逐漸走上產業發展的舞臺。劉和俊和父親看到了市場的需求,也在陡溝開辦了軋花廠。2008年,無為棉花產業出現頹勢,劉和俊為保障經營,準備向制磚廠過渡轉型。但是隔行如隔山,制磚廠經營失敗,劉和俊在此期間一度負債1000多萬,這也直接導致軋花廠的倒閉。劉和俊沒有被生意的失敗打倒,蟄伏三年,償清債務后,從零開始,2011年開始涉足建材領域。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市場的拓展,2020年劉和俊在鳩江區注冊成立了安徽派昊商貿有限公司。少年時劉和俊用勤勞發家,青年時劉和俊用堅韌致富,中年時劉和俊用智慧功成。認識劉和俊的人說,“劉和俊是一個很有傳奇色彩的人,他身上有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
心系家鄉,回饋桑梓
劉和俊心系家鄉發展,始終保持對家鄉的深切思念。每次返鄉,他看見老家劉村的道路總是憂心忡忡,“這一下雨,我們村就沒法走啊,村里鄉親有個事情出門都不方便。”于是,他在2013年,以個人名義出資10萬元,支持劉村自然村道路硬化工程。劉村先后又修建了3次通村道路,劉和俊捐款2萬元分別用于劉村東、劉村西道路修建和入戶路修建。為保障村民出行安全,2017年,劉和俊再次揮灑愛心,出資12萬元用于劉村自然村的亮化工程。這不僅改善了村莊的基礎設施,還方便了村民的日常出行,讓劉村道路煥然一新,讓村民生活翻然改進。劉和俊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家鄉的深厚感情,他的善舉照亮了劉村的每一個夜晚。
善行善舉,溫暖人心
劉和俊每次返鄉,常和鄉親們說:“一年到頭我也就回來個幾次,我能給老家幫忙肯定幫忙,老家鄉親有需要我的地方一定和我說!”2019年,為支持村委防汛工作,劉和俊向百官圩村委會捐贈3000元。2020年,劉和俊主動資助一戶困難家庭學生,每月固定打卡500元,此舉已堅持了3年,并將繼續堅持下去。2022年,劉和俊向陡溝鎮關工委捐獻了2000元,用于助學困難兒童。劉和俊說:“我這輩子就是虧在讀書少,走了不少彎路,現在社會條件這么好,再苦也要讓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才有出息!”這一次又一次的善舉不僅溫暖了無數個家庭,也為陡溝鎮的教育事業注入了一股溫暖的力量。劉和俊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責任感,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了一份力量。
劉和俊同志擔任著安徽派昊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一職,他在商業上的成功并沒有改變他的初心,他依然保持著對家鄉的關心和對鄉親的思念。作為一名無為市陡溝鎮第十九屆人大代表,他更是將家鄉的發展記在了心中,為實現家鄉繁榮的前景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
劉和俊,是那個堅韌不拔的創業者,是那個飲水思源的新鄉賢,是那個默默奉獻的暖心人。他用無私捐贈打通了老家劉村的“最后一公里”,用愛心助學點亮了困難兒童的未來,用助人為樂踐行了回報家鄉的初心。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無為好人的風采,也看到了陡溝宜居宜業的發展前景。只有學習發揚劉和俊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將家鄉時時刻刻掛在心上,承擔起社會責任,才能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才能營造團結友善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促進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