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中:扎根鄉村學校38年,譜寫一曲動人的園丁之歌
人物簡介:宋建中,男,漢族,1970年9月出生,1986年參加工作,現任無為市福渡鎮城東小學老師并擔任大隊輔導員。
事跡簡介:自1986年8月參加教學工作以來,宋建中一直以滿腔熱情耕耘在農村中學的講臺上。他扎根農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無私奉獻,已經在農村教育戰線上工作了38個春秋。38年如一日,以校為家,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櫛風沐雨,用一顆赤誠之心,在這塊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愛的種子,一顆顆幼苗在他的培育下變成了參天大樹。
教書育人,情系學生
1986年,宋建中踏上了農村小學教育的“三尺講臺”。從那時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標定在了為教育獻身的軌跡上。他是一名旗手,用優秀的人格去潛移默化培育學生的品德;他是一根標桿,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去熏陶學生的心靈;他是一名園丁,踐行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2018年9月,宋建中老師在長壩小學教書。學生倪東是從外地轉到他班上的,剛入學時,倪東對學習的熱情還不夠高,經常打架,這引起了宋老師的注意,通過家訪才知道他父母早年離異,自己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得知此情況后,宋建中老師絲毫沒有放棄對他的教育和管理,立即把愛傾注在他的身上,關心他、幫助他,找他交流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宋老師耐心細致地教育下,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的時候,他以每學科都超過80分的優異成績回報了宋老師。倪東的爺爺為了感謝宋老師,帶著一只老母雞和一百個雞蛋來到學校,雖然沒有多少價錢,但對于不富裕的爺爺來說卻是最珍貴的了。宋老師微笑著領了爺爺的心意,物品卻被他婉言謝絕了。
班上還有個學生章敬文因從小患小兒麻痹癥,走路都不穩,經常被其他同學嘲笑。宋老師看到后,上廁所就背著他,下課就抱著他去操場看同學們做游戲,章敬文的家庭條件很苦,宋老師就經常給他買學習用品、買衣服,一直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照顧。初中畢業后,宋老師也常與他保持聯系,得知該學生初中畢業想要在家中開個小店自力更生卻苦于沒有資金時,宋老師立即從他微薄的工資中拿出5000元,幫章敬文的小店支撐了起來。
學生郭東升患有語言殘疾,由于家里條件差,無法支撐聾啞學校的學費,只好到長壩小學讀書,宋老師知道后,每個月從工資中抽取200元生活費,幫助學生補充營養、減輕家庭壓力,在學校宋老師總是耐心地用手勢、圖畫教他知識,讓他盡量不要落下每門課,在和其他健康學生一同考試中,每門功課還能拿到70多分,令其他老師驚嘆不已。
邢怡同學是他班上的一個女學生,由于患上自閉癥,從來不說話,也不與其他同學玩耍。宋建中老師就經常和她交流、談心,課上課下多關注她。上課時多提問,多鼓勵,下課鼓勵其他同學主動找她玩。通過宋老師一個學期的“潤物細無聲”地開導教育,邢怡現在能夠和同學正常交流,在班上有說有笑了,較之以前可謂判若兩人。邢*怡的奶奶每每提到孩子的宋老師,總是熱淚盈眶地說:宋老師真是一位好老師啊!
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宋老師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前進的腳步,他盡心盡力備好每一堂課。上課前,他認真鉆研教材、鉆研教學用書,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力求吃透教材。上課時,認真講課,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能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多項思維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宋老師在工作上的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也收獲了豐碩的果實,2018年宋老師榮獲巢湖市優秀教育工作者,2020年榮獲“無為市優秀教師”光榮稱號,2021年榮獲無為市“優秀少先隊集體”光榮稱號。
舍小家顧大家,無私奉獻
宋建中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教書育人就是我們當教師的天職,如果我平時的努力能夠得到學生家長的認可,那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22年9月,宋老師被派往新河小學支教。離家遠了,他自己的孩子沒有辦法照顧,家庭的重擔落在他愛人的身上。由于新河小學離家較遠,宋老師上班下班兩頭趕,便很少顧及到自己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從全校第6名一下子跌落到159名,宋老師也時常感嘆自己愧對孩子、愧對家庭,但是每次看見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他說:“雖然覺得愧對家人,但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還將一如既往投入新河小學的教育事業,不留遺憾!”
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宋老師獻身教育,甘為人梯,忠誠于祖國的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他畢生力量。用寬闊的肩膀勇敢地擔起了“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重任,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真正含義,用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對學生的一片愛心譜寫出一曲動人的園丁之歌,用愛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邢雪雯)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