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宗友:鐵肩守望山河暖 初心輝映黨旗紅
人物簡介:錢宗友,男,196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從青絲到華發,三十五年扎根襄安鎮基層,先后擔任村團支部書記、民兵營長、黨總支書記等職,現任三河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以腳步丈量民情,用初心守護家園,在疫情防控、抗洪搶險、基層治理三大戰場書寫新時代“村干部答卷”。
事跡簡介:他是村民心中的“定盤星”,抗疫帳篷里用30個晝夜守護出“零感染”奇跡;他是暴雨中的“活地圖”,三十五載防汛日志標注著三河村每處險工險段;他是黨建陣地的“擎旗手”,讓渙散黨組織蛻變為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從青蔥歲月到年逾半百,把人生最燦爛的年華化作戰汛線上的星光、防疫墻里的磚石、百姓屋檐下的春泥。
正文:
抗疫先鋒 筑牢生命防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錢書記始終沖鋒在前,帶領全村黨員群眾筑起疫情防控的“紅色堡壘”,用行動詮釋了基層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疫情初期,錢書記第一時間成立村級防控小組,組建黨員先鋒隊。他帶頭24小時值守村口卡點,連續30多天吃住在臨時帳篷內,累計勸返外地車輛百余次,確保“外防輸入”無漏洞。舍小家為大家,彰顯他黨員本色,在妻子埋怨的時候,他說:“我是村支書,越是這種時候越是不能退!”他的堅守帶動了全村,20余名青壯年加入防疫志愿者隊伍中,村民自發捐款捐物支持防疫工作。
“只要村民平安,再累都值!”錢書記用三年的堅守交出了一份“零感染、零擴散”的滿分答卷,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防汛鐵人 守護萬家燈火
“絕不能讓大堤在我手上出事!”這是2024年防汛動員會上錢宗友的誓言。面對西河50年一遇的洪峰,他白天蹚著齊腰深的洪水查看險情,夜晚打著手電筒巡埂查漏。7月2日暴雨如注時,他帶領突擊隊搶筑子埂800米;發現涵洞滲漏,他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水中封堵管涌;高壓線遭雷擊導致排澇中斷,他頂風冒雨協調搶修,在泥漿里奔波整夜。
35年防汛日志里,記錄著驚心動魄的瞬間:2016年特大洪災中轉移群眾136人,2020年暴雨夜搶修潰堤險情,2024年連續18天駐守大堤……村民們忘不了,那個在暴雨中拄著木棍巡堤的背影,那雙泡得發白卻依然有力的手,那張被曬脫皮卻始終堅毅的臉龐。
黨建能手 建強戰斗堡壘
“黨建強不強,關鍵看頭羊。”這是錢書記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面對村黨組織軟弱渙散的問題,他要求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建立黨員積分管理制度,將黨員參會率從不足50%提升至95%。培養年輕干部進入村“兩委”,加強隊伍的聚合力,劃分紅色微網格,每名黨員聯系10—15戶群眾,累計解決宅基地糾紛、留守老人就醫等難題500余件,群眾滿意度高。
在他倡導的“黨群連心日”活動中,35本民情日記寫滿民生牽掛:為殘疾村民組裝輪椅,在田埂調解8小時土地糾紛,幫貧困戶跑腿申請危房改造……走進敬老院組織關愛老人活動時,80歲的王奶奶抹著眼淚說:“宗友比親兒子還上心!”
三十五年風雨兼程,錢宗友把人生坐標深深鐫刻在這片土地。防汛帳篷里的行軍床、抗疫卡點的測溫儀、調解田頭的長條凳,無聲訴說著一名基層書記的赤子情懷。當晨曦再次灑向西河大堤,那個熟悉的身影仍行走在巡埂路上,身后是炊煙裊裊的村莊,眼前是黨旗招展的方向——這或許就是對“初心如磐”最生動的詮釋。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