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璐:以愛為壤,在鄉土間播撒溫暖的孝親使者
人物簡介:
靳璐,女,中共黨員,1984年7月13日出生,江蘇省丹陽市皇塘鎮吳家村村民,現居無為市陡溝鎮張橋行政村張村自然村,2019年在無為市陡溝鎮百官圩村參加工作,現任百官圩村計生專干。
事跡簡介:
靳璐,無為市陡溝鎮百官圩村的一名基層黨員干部,一位用青春與真情守護鄉土的“暖心人”。
她生于農家,懷揣對鄉村的深厚情感扎根基層,以腳步丈量鄉間路,用熱忱融入村民心。面對詐騙分子,她果斷行動,助老人追回損失,守護村民的“錢袋子”;結對幫扶中,她兩個月風雨無阻照料不能行動的老兩口,讓“親戚”二字充滿溫情;酷暑時節,自掏腰包送瓜上門,用清甜驅散燥熱,溫暖特殊群體與拾荒老人。在家庭中,她是孝順女兒、賢惠兒媳,往返蘇皖照料患癌母親與婆婆,肩挑工作與家庭雙重責任。從守護村民到關愛家人,她以日復一日的行動,踐行黨員初心,將“孝老愛親”灑向鄉野,用平凡堅守書寫著基層工作者的責任與大愛。
正文:
在無為市陡溝鎮百官圩村,有這樣一個身影,她步履匆匆穿梭于鄉間小路,心懷熱忱扎根在這片土地;她以無私大愛溫暖每一位村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中共黨員、一名基層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她就是靳璐,一位用青春書寫責任、用真情傳遞大愛的鄉村守護者。
扎根鄉土,追逐初心的鄉村逐夢人
1984年7月13日,靳璐出生在江蘇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田野的麥浪、村口的老槐樹、鄉親們親切的笑容,是她成長記憶里最深刻的印記。這片孕育她成長的土地,賦予了她質樸的品格和對鄉村的深厚情感。在成長過程中,她目睹了鄉村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深知鄉村需要新鮮血液注入,需要年輕人的智慧和力量。于是,當許多人選擇奔向繁華都市時,她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返鄉之路,投身于農村這片廣袤而充滿希望的土地,立志用自己的雙手為鄉村描繪美好藍圖。
2019年,靳璐來到無為市陡溝鎮百官圩村工作,開啟了扎根鄉土、奉獻青春的征程。剛到村里,她面臨著諸多挑戰,陌生的環境、復雜的工作、村民的質疑……但這些都沒有讓她退縮,她迅速調整狀態,走家串戶,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狀況和實際需求,用真誠和耐心拉近與村民的距離。她深知,只有真正融入這片土地,才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實現自己的價值。
守護鄉親,打擊騙局的正義衛士
在基層工作中,靳璐始終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積極為村民排憂解難。2022年年底,周村的周聯桂老人神色緊張地找到她,淚眼婆娑地哭訴自己遭遇了騙局。經了解,原來是無名商家打著“助農”的旗號,進村入戶銷售“三無”產品“養生杯”。周聯桂老人被商家的花言巧語和虛假宣傳所蒙騙,拿出了五百多元購買了這個實際價值僅十幾元的杯子。等到商家走遠,老人這才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心急如焚卻又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來村部求助。
靳璐聽聞后又氣又急,深知這類詐騙不僅讓村民蒙受經濟損失,更欺騙了大家的情感。她立刻行動,利用村里的“天眼”監控系統仔細排查過往車輛,反復查看畫面,終于捕捉到不良商家的身影。為了盡快將這伙不良商家繩之以法,為老人追回錢財,她一邊聯系民警詳細說明情況,一邊密切跟蹤商家的行蹤。在多方努力下,成功協助警方打掉了這伙不良商家,也為周聯桂老人追回了被騙的錢財。當老人接過失而復得的錢財時,緊緊地握住靳璐的手,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眼中滿是感激。靳璐的勇敢和善良,不僅為老人挽回了損失,更讓村民們看到了基層工作者守護民生的堅定身影。
結對幫扶,情暖“親戚”的貼心兒女
靳璐積極落實蕪湖市“雙聯雙應”暨“走親戚”活動,用心用情關愛每一位需要幫助的村民,而肖村的季必興老人就是她結對幫扶的“親戚”戶。2022年10月,季必興老人腰椎間盤突出病癥復發,疼痛難忍,只能臥床休養;然而禍不單行,老伴許圣英又不慎摔折了腿,兩位老人無法下地,子女又都在外地,老兩口的一日三餐就成了大難題。
靳璐聽聞此事后,二話不說,主動承擔起照顧兩位老人飲食起居的責任。每天天還沒亮,她就早早起床,簡單洗漱后便匆匆趕往季必興老人家。一到老人家中,她立刻忙碌起來,幫助老人洗漱、擦拭身體,讓老人保持干凈舒適;然后系上圍裙,精心準備一日三餐,考慮到老人的身體狀況,她總是變著花樣做一些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飯菜。照顧完老人后,靳璐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村部上班,處理各項工作業務。就這樣,她在照顧老人和日常工作之間來回奔波,風雨無阻,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兩個多月。在靳璐的精心照料下,兩位老人的身體逐漸康復。季必興老人感動地說道:“靳璐真是比自己的兒女還親啊!要不是她,我們老兩口真不知道該怎么辦!”靳璐用兩個多月的風雨奔波,讓“親戚”二字有了最滾燙的溫度,也讓基層幫扶的真情在鄉間深深扎根。
暑日送瓜,傳遞溫情的暖心使者
2025年7月以來,無為市遭遇持續高溫,烈日炙烤著大地,鄉間小路被曬得滾燙,空氣里都帶著灼人的熱浪。靳璐看著村民們在酷暑中或忙碌勞作,或閉門避暑,心里總惦記著大家能不能扛住這熱浪。她沒多想,便自掏腰包買了幾個清甜的大西瓜,趁著午休時間,提著沉甸甸的袋子往村民家趕。
村里一位精神障礙患者,往常對旁人的關懷總帶著幾分戒備,默默躲開遞來的東西。這次靳璐走到他跟前,把一袋西瓜遞過去,輕聲說:“天太熱了,吃塊瓜解解暑。”他怔怔地看了看靳璐,又看了看西瓜,竟慢慢接了過去,眼里閃過一絲難得的柔和。隨后,靳璐走進村里一戶五保戶老人家中,“天熱別出門干活了,要是缺啥少啥,就給村部打電話,我馬上過來”,她一邊細心叮囑著,一邊把西瓜放在老人家的桌子上。老人拉著她的手,笑得合不攏嘴:“這孩子,大夏天還跑過來給我送西瓜,你可比親女兒還親哦。”
返程時,靳璐在村口遇到一位拾荒老人,背著鼓鼓的麻袋在烈日下蹣跚,汗水浸透了衣衫。她趕緊上前,把剩下的半個西瓜塞到老人手里,“大爺,快歇歇吧,找塊陰涼地方吃點瓜涼快涼快。”老人渾濁的眼睛里泛起光,連連道謝。暑氣蒸騰中,一塊塊清甜的西瓜,不僅驅散了燥熱,更把靳璐的真情實意,悄悄種進了百官圩村每一個人的心里。
孝老愛親,扛起家庭的溫情脊梁
在工作中,靳璐是村民的貼心人;在家庭中,她同樣是孝順的女兒、賢惠的兒媳。靳璐的母親身患乳腺癌,作為獨生女的她,無論工作多么繁忙,幾乎每周都要往返江蘇與安徽,陪同母親定期檢查治療。在醫院里,她日夜陪伴在母親身邊,喂飯、擦身、陪母親聊天,給予母親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母親的愛和責任,讓母親在病痛中感受到溫暖和力量。2025年,婆婆身患卵巢癌,入院治療期間,靳璐再次義無反顧地承擔起照顧婆婆的重任。她沒日沒夜地陪護在婆婆身邊,關注著婆婆的病情變化,照顧婆婆的飲食起居。面對婆婆的焦慮和不安,她總是耐心地安慰,給予婆婆信心和勇氣。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逐漸康復。
家人時常關心她累不累,她總是笑著說:“累啥?咱媽好好的,比啥都強。”只是轉身后,揉了揉發酸的肩膀——那肩上,一頭挑著村里的千頭萬緒,一頭挑著家里的柴米油鹽,卻挑得穩穩當當。靳璐在工作與家庭間努力平衡,用堅韌和擔當扛起雙重責任,她的故事,感動了家人,也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從守護村民的“錢袋子”,到照顧結對幫扶的“親戚”,從關愛村里的特殊群體,再到陪伴自家的老人,靳璐的“孝”,早已跳出了小家的范疇,成了灑向整個百官圩村的暖陽。她從沒說過什么豪言壯語,只是用日復一日的腳步,丈量著鄉土的溫度;用一雙沾滿泥土的雙手,焐熱了一顆又一顆需要關懷的靈魂。
責任編輯: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