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市無城鎮鄉村學校少年宮:非遺薪火映童心 魚燈璀璨啟新程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厚植青少年文化自信,2月22日,無城鎮杏花泉中心學校少年宮組織學生走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無為魚燈”的奇妙世界,通過沉浸式體驗、互動式學習,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浸潤中感受傳統技藝之美,探尋千年民俗之韻。
活動在開城鎮新勝村侯咀魚燈會開展。竹篾扎骨、彩紙覆身、金線點睛……學生們圍在魚燈前,跟隨燈會會長范文友一步步還原魚燈制作的古老工序。“魚燈骨架講究‘七彎八轉’,象征長江七灣八汊的水系,魚鱗要貼出波浪紋路,寓意年年有余、生生不息。”同學們在生動的講解中,感受到魚燈承載的農耕文化與美好祈愿。
侯咀魚燈隊展示了傳統魚燈舞的經典動作,如“鯉魚擺尾”“魚躍龍門”“金龍盤柱”等。舞燈人手持重達十余斤的魚燈,在鑼鼓與嗩吶的伴奏下騰挪翻轉,模擬魚群游弋、躍水的靈動姿態。學生們還在隊員的指導下嘗試舞動簡易魚燈,體驗非遺技藝的難度與樂趣。“看似輕盈的魚燈,實際需要很強的臂力和協調性!”一名同學感嘆道。
此類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學生了解非遺技藝,更通過實踐激發文化認同感。杏花泉中心學校少年宮通過開設魚燈社團課、組織非遺進校園等活動,讓青少年在豐富多彩的實踐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大精深,為非遺傳承注入新的活力。(何曹群)
責任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