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店鎮:移風易俗潤鄉野 文明新風潤民心
嫁女不攀比彩禮,喪事不鋪張擺宴……”近年來,無為市赫店鎮緊扣本土特色浸潤、制度約束立規、榜樣示范引領三大抓手,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勾勒出鄉風文明的生動圖景。
本土文化“融”新風。赫店鎮將移風易俗與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讓文明理念扎根鄉土肌理。在平安村,有著600年歷史的省級非遺“陡崗板龍燈”煥發新生,龍年新春的舞龍活動吸引周邊超5000人次參與,村民在傳承傳統文化中凝聚鄰里溫情。黃墩村、曹王村則依托文藝隊,自編自演《我來說鄉村振興》《新風堂里的熱鬧事》等鄉土節目,用鄉音傳遞文明理念,累計開展演出5次,惠及村民超800人次。
村規民約“立”新風。赫店鎮堅持“村民事、村民定”,以剛性制度約束陋習。曹王村通過村民議事會敲定“紅事”彩禮限3萬元、白事酒席不超10桌的硬性規定,并免費開放村內新風堂供村民使用,累計承辦紅白事20場,切實減輕群眾負擔。留橋村8名老黨員組成的“新風倡導隊”走村串巷,開展入戶宣講200余次,讓文明理念家喻戶曉。在激勵機制建設上,宏林村“積分超市”鼓勵村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簡辦紅白事等兌換生活用品,吸引超30%村民主動參與;蘇塘村80%以上家庭簽署《文明承諾書》,將“軟約束”轉化為自覺行動。
榜樣引領“樹”新風。赫店鎮注重發揮榜樣力量,以黨風帶民風。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帶頭簽訂《文明節儉承諾書》。常態化選樹先進典型,2024年赫店鎮表彰“赫店好人”5名、“文明家庭”12戶。其中,宏林村村民胡友珍十余年如一日孝老愛親、照料獨居老人,獲評蕪湖市“身邊好人”,其感人事跡通過道德講堂廣為傳播,帶動赫店鎮掀起“比家風、學模范”熱潮;赫店鎮組織“榜樣面對面”分享會,邀請好人模范、“文明家庭”代表深入20余個自然村開展事跡宣講30余場,覆蓋村民超5000人次,讓“孝老愛親”“婚事新辦”等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的赫店鎮,村民對于移風易俗正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踐行”。下一步,赫店鎮將繼續深化積分制、新風堂等創新實踐,讓文明新風成為鄉村振興最亮麗的精神底色,在鄉野沃土上滋養出更豐沃的文明之花。(通訊員 張興宇)
責任編輯: 趙倩